美国卫星曾有重大发现:中国内蒙古有“沙漠之眼”!成因是个谜团
我国幅员辽阔,各种地形应有尽有,这其中就有一种景观,科学家们至今都没能弄明白其成因。
事情还要从2014年美国NASA的卫星说起,它们在穿越我国内蒙古上空的时候,拍下了“密恐”的一幕。
只见在巴丹吉林沙漠之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坑”密密麻麻地出现在卫星地图上,让人起鸡皮疙瘩,美国NASA给这些“坑”起名叫做“沙漠之眼”。

一望无际的沙漠
当然,这些并不是真正的眼睛,而是巴丹吉林沙漠上的湖泊。
沙漠中出现一两个湖泊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因为总有那么一些绿洲顽强地在沙漠中绽放。
但是出现这么多湖泊,在目前已知的所有沙漠中,巴丹吉林沙漠独一份。
那么,这些湖泊是怎么形成的?

NASA卫星看到的沙漠之眼
沙漠之眼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高原之上,是我国八大沙漠之一,总面积4.92万平方公里。
这里有世界最高的沙峰,高度超过了450米,比美国的帝国大厦还要高。
这里终年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却拥有100多个湖泊,分布在沙漠之上。
沙漠中有可能出现湖泊,但是数量绝对不会太多,比如甘肃的月牙泉,再比如已经干涸的罗布泊,它曾经就是沙漠湖泊。
但是,很少有沙漠像巴丹吉林沙漠这样,分布着100多个湖泊的。关于它们的来历,科学家们众说纷纭。

落日余晖下的巴丹吉林沙漠
第一种说法是,这些湖泊是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巴丹吉林沙漠的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沙漠疯狂地蒸发水蒸气,晚上这些水蒸气遇到冷空气降落下来,形成湖泊。
可是我国的沙漠不止巴丹吉林,还有很多,可它们没有一个拥有这样的“沙漠之眼”,因此这个假说经不起推敲。
第二个说法则是,这些水蒸气可能并非当地的,而是从别的地方吹来的。

干旱的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的西南边就是祁连山,而祁连山再往西南走,则是我国的青藏高原。
很有可能是风将这些地区的水蒸气吹到了沙漠地带,白天它们是水蒸气盘旋在沙漠上空,晚上它们就形成了一滴一滴的小液滴,汇聚成湖泊。
此外,还有第三种说法认为,这些湖泊是祁连山积雪融化的结果。
积雪融化的水不一定都要走地面的路径,它们极有可能在融化之后变成了地下水,等到了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后,才又浮现在地表上。

祁连山脉
由于地球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温室效应增强,导致祁连山和青藏高原融化的雪更多,于是出现了100多个湖泊。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些湖泊是远古的遗迹,在很早以前,巴丹吉林沙漠上有一片面积很大的湖泊。
但是在环境变迁之后,大湖泊被切碎许多小湖泊。
也有科学家认为湖泊是地下水通过断裂带而涌上来的,因为随着巴丹吉林沙漠周围人类活动的加剧,有些沙漠之眼的面积出现了缩小,甚至有几个湖泊即将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