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响力新视野 肖霞客(旅游达人)
在上一篇介绍金色宫殿的故事与外观,本篇将介绍更精彩的内部与维护。此僧院号称是金色宫殿,英文名有Golden,但黄金在那里呢?进了内部就可发现整个僧院内部有数不清的柚木与各式木雕,抬头往上可见天花板有金色痕迹,因此僧院年代久远,镀金也渐渐褪色,但仍可感受过往的风华,在部份新修的天花板,则闪耀金色光泽。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正殿由许多巨大的柚木柱所支撑,直达最上层的屋顶。正殿中央有个精美宝座,正中央端坐着披黄袍的佛祖,此佛祖并不庞大,更凸显宝座的宏伟,是此次缅甸行所见最精致的宝座,不知道是木制或铜制作品,新品或旧品,比对之前旅客所拍的照片,此宝座似乎是新品。
英文称其为“狮子宝座”,但看不到其上有狮子,不过,后来在曼德勒皇宫见到几乎相似的宝座,确定此宝座样式亦是做为国王的宝座,在此处现改由佛祖来座。此宝座造型在缅甸常见,如左右两边有牛角状装饰,且也有许多几何图案,细看其雕饰,还可见众多小神像及多种动物,如狮、马、虎或神话动物等,其佛像正后方的每块雕板,镶嵌着许多玻璃版,还有许多白色物质,不晓得是玻璃、宝石,还是贝壳?总之,此宝座尽显缅甸工艺精华,且彰显对佛祖及王室的礼敬。此宝座位置或许之前是用来摆放王座,以作为国王接待宾客之所。
宝座前方有个约4*7公尺,约30公分高的木板台,类似讲台,左右及正前方有三个木梯可上去,以近看宝座及佛祖像,平台前有二根大柱,左右也有两柱,柱前有雕刻精美的镂空木雕版来装饰,其上有枝叶缠绕,且可见神像站在木雕上端及左右二端,木雕上也有小神像及动物等常在其上,且木雕下半部似乎是在描述佛教故事,当初参观时并未蹲下来来拍照,但撰写此文时,细看这些木雕,好像是关于佛陀前世与今生的故事。正殿除这些半雕外,若细看天花板上的木板条与木板方块、柚木柱上端、横梁及木头链接处皆可见各种纹饰。正殿墙壁上还挂有许多看板,介绍此建筑与敏东、锡袍国王与王后的历史。
观看内殿细部的装饰后,看到二侧还有门以作为内殿的信道,门楣及门框上有许多精美雕刻装饰,门楣上还可见到类似王冠的木雕,通过此门,进入后殿,原来内殿又可分为前殿与后殿,虽然后殿空间约只占整个内殿的三分之一,可见众多釉木柱,但只摆放一尊小佛像,及多个大型时钟,令我想起之前参观北京故宫时,有“钟表馆”,摆放许多欧洲国家赠送的大型座钟,这里的座钟没有北京故宫精美,且可能主要是来自英国的。此后殿可能是用来做为国王的寝宫之用,但目前并没有见到床具或敏东王的生前用品。毕竟其儿子锡袍国王已将它改为僧院,且从其建筑外观与内装,也有浓厚的佛教寺院氛围,也被译成“金宫寺”或“王宫大佛寺”,故可算是我缅甸行的第7座佛寺,此充满历史价值的古迹令人收获满满。
此历史建筑由世界古迹基金会 (WMF) 与缅甸文化部合作,以保护和恢复19世纪的建筑和工艺特色,新柚木原木经过化学处理,以保护它们免受天气和白蚁的侵害。在保护历史遗迹方面遵守国际标准。它还投资于培养当地手工艺人、工匠的技能和向青年宣传。木制寺院曾经是缅甸景观中无处不在的特征,也是该国重要文化遗产。过去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寺院,其外观和装饰各不相同,反映了当地的各自风格。然而,缅甸的许多柚木寺院建筑由于缺乏维护或无情摧毁而濒临灭绝,柚木的稀有性和高成本以及工艺的丧失更凸显此问题。很高兴在国际基金的支持及缅甸保护意志的提升,此建筑得以保存。不过,缅甸政变后,此建筑的命运又会如何,着实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