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给了湖南文旅发展的底气。李爱武介绍,这十年,湖南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旅游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2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2016年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创新全域旅游模式、打造旅游万亿元产业。2018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建设全域旅游基地三年行动计划》,全省旅游总收入在过去十年年均增长19.3%。
这十年,湖南传承红色基因,“伟人故里”红色旅游品牌得到新提升,党代会首次提出建设红色旅游基地、首次在全国打造“韶山直达井冈山”红色旅游铁路、首次联合打造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首次编制完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规划建议》、首次打造一批初心源红色旅游景区。去年,全省红色旅游人数突破1.4亿人次、同比增长25%,综合收入超1300亿元、同比增长28%。
这十年,文化和旅游成为湖南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武陵山、雪峰山、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13条旅游精品线路,带动689个村发展,形成了湖南“让美丽战胜贫困”的55个旅游扶贫典型案例。
“到2025年,湖南将实现旅游总收入1.3万亿元,旅游接待总人次7.5亿人次,人均消费1500元以上,旅游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5%。”李爱武说。
资源整合塑造新形象
“当前,湖南省旅游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旅游业资源整合、产品供给、文旅融合、产业规模等方面都迎来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9月9日,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组委会主任杨浩东在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见》,提出要打造“五张名片”,到2035年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这是今后湖南文旅工作的旗帜和标杆,也是未来湖南旅游的发展方向。
湖南山水风光秀美奇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多姿多彩。张家界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韶山是伟人故里、中国第一红色旅游品牌;长沙是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全国网红城市;南岳衡山有“五岳独秀”之美誉,是国家首批文化和资源双遗产;城头山古文化遗址是世界最早的水稻起源地,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城市”。
“这些地方都有鲜明的湖南特色,有潜力打造成世界级资源品牌。”杨浩东说,根据旅游资源禀赋,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以张家界等为代表的奇秀山水名片;以韶山等为代表的经典红色名片;以长沙等为代表的城市文化和都市休闲名片;以南岳衡山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片;以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等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名片。
杨浩东说:“‘五张名片’的提出,既是湖南稳经济、转动能、促消费的战略选择,也是增强湖南旅游美誉度,塑造湖南对外开放新形象的重要路径,将成为放大湖南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来源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