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雾中的国会大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滑铁卢大桥是莫奈最喜爱的题材之一,他一共画了41次,并且做了相当多的探索和尝试。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这两幅,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桥拱和烟囱的景观,其它画作则是从大桥的不同方位观察到的景象。
莫奈《阳光下的滑铁卢大桥》
莫奈《阴天的滑铁卢大桥》
莫奈《滑铁卢大桥》,迈阿密洛伊艺术博物馆藏
莫奈第二次到访伦敦时居住在萨伏伊酒店,白天他在房间里画画,傍晚到河对岸的医院附近画落日下的国会大厦。由于伦敦的气候变化无常、光线转瞬即逝,莫奈无法就地画完,所以他只在那里试画草图,待回到吉维尼的家中时重新再画。
旅行快要结束时,莫奈变得烦躁起来,因为这种工作方式费时间、进展慢。他在给妻子艾丽丝的信中写道,“我带了八只旅行箱,里面装了整整八十张画布,吓人吧?如果在一开始选对了路子、每次一看到变化就画一张,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没完没了地修修改改、耽误功夫了。”
挣扎
从伦敦回到吉维尼后的两年,莫奈一直埋头创作伦敦系列,直到1904年春才完工参展。我们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四幅伦敦系列上也能洞察到莫奈的一番苦心。如今借助透射光成像等现代科技手段,科学家推测,1899年至1905年之间,莫奈对伦敦系列进行了许多再创作——
《国会大厦》和《查令十字大桥》上的签名都有过改动。《国会大厦》的右下方原本有莫奈的签名,后来画家改动了那个角落,把河水加盖在签名的上面,然后在原先签名的地方重新签名。《查令十字大桥》最初的签名在左下方,后来莫奈遮盖了原先的笔迹、在右下方重新签名、标注日期。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国会大厦》细节图
《查令十字大桥》不仅清晰、完整地展示了大桥的全貌,而且还在背景中呈现了威斯敏斯特大桥和朗伯斯吊桥。在透射光成像下可以看出,原作上的大桥清晰可见、宽阔雄伟,说明莫奈最初想画的是宽大、精确的全景图,经过修改后景观在雾的笼罩下变得模糊不清了。
《查令十字大桥》
《查令十字大桥》透射光成像图可以看出莫奈在构图上的改动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的专家借助成像设备研究《阴天的滑铁卢大桥》时发现,莫奈对大桥的角度、桥拱的数量以及烟囱的位置都做了很大程度的改动。
《阴天的滑铁卢大桥》
《阴天的滑铁卢大桥》透射光成像图可以看出莫奈在构图上的改动
《阳光下的滑铁卢大桥》最独特的地方是画布,在创作这幅画之前,莫奈用光了随身带来的画布,所以在当地买了新的。他在1900年3月给妻子的信中说:“我整天都在画画,这里唯一短缺的是画布,如果想画多变的天气、和谐的色彩,样样都离不开画布……我已经用掉了六十五张画布,但是还不够,这地方太不一般了,我要再买些画布。”
从莫奈的“伦敦”系列中,我们可以看到莫奈在布局结构上的创意与用心——莫奈根据设定的画室环境,调整了直观氛围,使之与整体构图之间达成某种平衡、并产生完美和谐的色彩效果。
莫奈的伦敦系列是一种超前的尝试,这些画常常激发莫奈去伦敦故地重游,审视他多年前的艺术品味、缅怀那段难忘的过往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