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朝源观建造者杨来霖,一说他为四面山人,天生聪颖,自幼好学,知识渊博,以采药为生,云游四方,访求名师。一偶然机会为皇后治好痼疾,名声大噪,宋帝恩准自寻仙境,为其建庙。杨来霖遍访名山后,还是奏请皇帝回乡建观。另一说杨来霖为江西婺源人,自小出家,在著名道场三清山修行。操习武术,饱读医书,广采药材,悬壶治病。云游四海,遍访先贤高僧。后也是治好皇后娘娘重病而得到皇帝重赏。杨来霖不愿留于宫中做官,而千辛万苦寻找梦境中先师指示之地修建道观,最终选定四面山这“七星点斗”之地。杨来霖,何方人?这也是探究朝源观的内容之一。
遥望灰千岩
灰千岩是位于飞龙河边的一列巨型红石岩。崖画分布在距地面4米处,长约160米,高9米的石壁上。画的内容为牛、牛头、猪、羊、熊、鱼等。有全身,有局部,有单个,有以大套小相叠的。画得最多最大的是牛和牛头,最大的牛长3米,高2米。表现手法为用“点”连成线,点线流畅,粗犷有力。数千年了,画面仍然清晰可辨,图像古朴简炼,栩栩如生,生动逼真。
灰千岩崖画是四面山一处珍贵难得的人文景观。据考古学家鉴定,这幅凝聚着原始巴人智慧与勇气的摩岩壁画,成画时间可能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远古的先人们,想用画来表达什么呢?或许是一种图腾崇拜,或许是一种获猎后的记载,也或许是一种财富的炫耀。没有文字,先把形象刻下吧,给后人留下记忆。太遥远了,我们只有推测和想象。想象我们的祖先,在远古的岁月里,在四面山辛勤耕耘。或者在深山老林里狩猎,或者在荒原山野里采摘,也或者有了牛在耕地……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和在江津挂职副县长的王川平同志一道,曾专程到灰千岩看壁画。川平是学考古专业的文化学者,对此很感兴趣。他给我讲,这个研究主要应看几个重点。一看内容,这是那个年代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元素;二看工具,用什么工具什么材料刻画,石头还是金属;三看手法,点、线 、面,图案形态。对这方面的研究,我肯定是个外行,但对壁画中展现的先人们的奋发精神,创造毅力和艺术智慧,我是由衷的敬畏和感到震撼。对壁画中蕴涵着的艰辛劳作,喜怒哀乐,悲欢甘苦,充满了猜测与想象。这么高的岩石,采用什么方法爬上去刻画?那羊是从山里捕获的还是养的?那时四面山有熊出没吧?那鱼是用什么方法从水里抓到的?那大牛套小牛的刻画是不是想表达大牛要生小牛?等等等等,一璧壁崖画,一串串是什么和为什么,给了我无限遥想。肯定,也留下了需要好好考证的一系列难解之谜。
这次采风,着重去了会龙庄、朝源观、灰千岩。其实,四面山的人文景观还有很多,如飞龙庙,文家寨,太子洞,银岩寺,旺龙庙,中山古镇,四面场老街,西少林寺,爱情天梯……
四面山风光迷人,丰富多彩。
四面山人文荟萃,古朴厚重。
走进四面山,享受自然美景,
走进四面山,感受人文滋润。
2022.9.26.四面山归来
于青木苑
(作者退休前为江津区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