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改变家乡面貌,数十万榆林人扛起镐头,背上树苗,打响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治沙之战。
40多年前,几十名风华正茂的年轻姑娘,来到这片沙漠安营扎寨,成立了“长城姑娘治沙连”。就像当年修建长城一样,他们决心要在荒原上建起一道“绿色长城”。

刚来的时候,没有住的地方,姑娘们就自己盖起柳笆庵子;没有工具,就从家里带来独轮车和铁锹。那时,每个瘦小的身子都要背上七八十斤重的树苗,翻越几十道沙梁,往返20多公里沙路运送树苗。

在荒漠上栽植树苗,难度极大。有时刚栽下的幼苗,一场风沙刮来,树苗就被连根拔起,队员们只能重新来过。就这样,一年下来,姑娘们栽下的树苗只存活了几十棵,但它们就像希望的种子,深深扎根在这片荒漠之中。
500多年前,榆林人靠着众志成城的精神,在大漠上建起一道长城;今天的榆林人延续着古老的精神,在荒原上建起了1500多公里的“绿色长城”,沙区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0.9%提高到了36%,茫茫荒漠终于变成葱葱绿洲。

“平凡而伟大的世界”
这间位于古城二街上的宾馆,对于榆林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路遥在这里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路遥出生在榆林,他的作品大多是描写家乡黄土地上的人和事。1982年,33岁的路遥,萌生了创作一部长篇小说的想法,也就是那一年,他又回到了故乡榆林。
这片厚重的黄土地,给了路遥无限的创作灵感,路遥曾说过:“我写《平凡的世界》,就是写普通人。”在创作《平凡的世界》的过程中,他登上过长城,到过毛乌素沙漠,上山与羊倌一起放羊,下矿与矿工一起劳作,走进一个个平凡人的世界,感受着一段段普通人的生活。

1988年,《平凡的世界》三部曲最终完成,前后历时六年。当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连播《平凡的世界》,听众超过3亿人。

路遥用质朴的语言,讲述着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小说里的一百多位人物,都来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