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都源于宗教。而宗教对于我这个俗人来讲,永远都是神秘莫测的。更何况尼泊尔还是一个全民信教的国家。而且90%的人信仰的是古老的印度教,其余的人多数信仰佛教。宗教在尼泊尔人的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据说,尼泊尔一年有50多个节日,其中大部分都与宗教有关。所以,在尼泊尔这个只有14.7万平方公里土地、2000多万人口的国家里,寺庙林立,比比皆是。仅40多万人的加德满都,就有大小寺庙3000多座,真可谓“五步一庙,十步一庵”。形成庙宇多如住宅、佛像多如居民的景象。所以,加德满都被称之为“寺庙之城”、“圣洁之地”也就十分自然。
然而,宗教并没有给尼泊尔带来经济繁荣和人民富裕。游走在加德满都市内,让人会产生明显的错位感,有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呈现在眼前,一个是:具有1200多年的建城史,精美的古建筑艺术和木石雕刻遍布全城,楼阁琼玉,金碧辉煌,使之成为尼泊尔古代文化的象征。这美轮美奂、勾人心魄的历史古迹,在五彩霞光的沐浴下,给人以高贵圣洁之感。也让慕名而来的世界各地游人兴奋异常,流连忘返。
而另一个则是:脏乱拥堵的街道,曲折狭窄的小巷,贫困懒散的人群,随处可见的乞丐,完全是一幅穷困潦倒的生活图景。置身于这样的城市,人的心情是复杂的,感觉也是多样的:有惊异,有兴奋,有困惑,也有期待。直到几年我才知道,就在2013年,尼泊尔的人均收入只有730美元,位列世界最贫困的国家之一。难怪有人说,尼泊尔是游客的天堂(看点很多),本地人的地狱(生活贫困)。虽然话说得有点极端,但或多或少也反映出了尼泊尔人目前的生活现状。
在加德满都,随处可见的印度教苦行僧
悠闲自在,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尽管历史的辉煌与现实的贫困存在着极大的反差,但我在加德满都所接触到的尼泊尔人,却看不出他们对生活的焦虑、抱怨和对现状的无奈、不满。让人能直接感受到的,反而是他们心灵的宁静、精神的满足和神态的安详。
他们温和善良,知足守分,一天吃两顿饭,喝三道茶,悠然地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尽管他们国家还很穷,他们收入也很低,街道脏乱差,但他们的内心却保持着一种原始的纯真,对人友好,与世无争。在他们的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坦然自信,怡然自得地过着自己的生活,享受着简单的快乐,并追求生命的圆满。他们不急不躁,不冷不热,一切都显得缓慢而自然。我们不少人孜孜追求的“慢生活”在这里可以找到最好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