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2008年11月,建筑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共有249节台阶,最多可容纳1200人左右祭拜,主体建筑为太极八卦图,此建筑突出道家风格。广场造型图案为太极八卦图,拜垫构图为河图、洛书、九宫格,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演变,东侧影壁墙刻名道名言。

祭拜台
这吴宅的主人就是吴佩浮,北洋直系军阀代表人物,曾任鲁豫和两湖巡阅使,与曹锟交往甚密,吴佩浮山东蓬莱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投淮军,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吴曾多次通电反对在巴
黎合约上签字,支持学生运动,颇得舆论的好评。1923年2月,吴镇压京汉铁路工人罢工,造成“一七”惨案。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起,吴任“讨逆军总司令”,为奉军及冯玉祥国民军所败。1939
年12月4日,暴卒于北平。在他有生之年,他经常与家人一起来此消夏避暑。据说吴佩浮的老母病重。经北庙的老道医治后痊愈,他亲笔题“寿域中
枢”的匾额,悬挂在正房,保留至今。

吴宅
莲花山索道上下高差298米,水平距离570米,单向
程643米约8分钟,是通往南、北庙和老爷庙的捷径。

莲花山索道
杏林塔院为圣泉寺几百年来修行之人的长眠之所,塔院占地约40平方米,原有墓塔40佘座,由于屡遭盗毁墓地中白骨成堆荒坑满地。2002年修复墓塔,将骸骨收集,象征性的修建16座墓塔。因附近广植杏树形成了一片杏林,因此叫杏林塔院。(道观广植杏树由来已久。但清嘉庆年间圣泉寺改为道观后,道士多修中医、推拿、按摩伴以中草药和偏方,尤其小儿科最有名。上山求医者不乏其人,病人痊愈后常在
道观旁栽植杏树于两侧相谢,日久后便形成了杏林。杏林塔院墓葬形制是:两口大缸上下合扣,死者坐缸内,缸外用砖和石灰砌成塔状,由于多座墓塔俗称塔院。

杏林塔院
千佛殿也称释迦牟尼佛阁,始建于唐代,现在是在原基础上营造的仿石窟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约四百多平方米,高约12米,殿中正中台座供奉着应身佛-释迦牟尼像,像高6米,跏坐在三层莲花座上。大殿内前后左右供奉小佛像足千尊,普渡众生。

千佛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