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近30多年的经济增长也及其缓慢,有一种说法叫停滞的一代,与此同时中国的这一代人则是史上最勤奋的一代。在 202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日本的三倍。(还记得抗战的时候,中国的钢产量只有日本的一个零头吗?)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日本也曾经是充满活力的国家啊,如果这样近乎停滞的状况再有20年,它会变成什么样呢?
4、新西兰

这是新西兰南岛最大的城市基督城的中心
图中所见的脚手架,是20 年南岛地震,基督城有100多年历史的最大的教堂,地震中倒塌了,直到2018年还在修复中。而前面的广场上,一位演讲者在滔滔不绝地演讲,听起来像是在批评什么。
这就是典型的西方社会,一方面做事缓慢,吃老本,一方面思想充分自由。
当然,这个国家的自然资源和工业文明积淀依然很丰富,人均收入依然是我国的3.5倍左右。也很适合去旅行。也依然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成功的国家。
5、柬埔寨

柬埔寨第二大城市暹粒(就是有吴哥窟的地方),距离核心街区一公里
有成功的国家,也有不太成功的国家。柬埔寨饱经战火,现在依然在重建发展阶段,但是和泰国一样,限于资源、土地、文化和国民素质,他们能够找到的发展之路极其有限。高棉文化中的印度教基因,又使得这里的人们比起泰国更加宿命一些,在发展中也遇到很多困难。近年来他们更多地依靠与中国的合作寻找发展机会,希望他们尽快好起来。
2021年柬埔寨的人居收入1700美元,比印度少一些。是中国的六分之一。
6、越南

这是越南首都河内的一个街区
为什么展示这张图片呢?因为图中能看到,七户人家分配了临街的一段空间,每家都建起3-5层的独立楼。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越南过早地实行了土地私有化,包括城市的土地。
这些年常有文章提到越南工业可能部分替代中国的话题。越南有很多优势,国民年轻化,与国际接轨更多,国民素质也高,勤奋,你可以把他们想象为改革初期的广东人。与中国一样,也坚持党的领导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如果思考图一的背后,他们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大概是走错了一步棋,过早地实行了土地私有化。这样就完美地错过了房地产经济的拉动(谁家的资产增长与房产无关?)和国家层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征地困难啊)。
在中国,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农业的基础、市场经济、工业化、基础建设、房地产拉动、出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几个关键棋,越南少了不止一个两个,后续的棋我看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