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儿说:“你不是想娶我吗?”悟真喜得差点足起来。悟真怕叶儿又给他设套,暗暗地防着。但是叶儿早上山、晚下山,打扫院落,挑水洗衣做饭还种菜,看不出半点给他下套的迹象,心想这叶儿恐是斗不过他,依了他了。
听说叶儿要从了悟真,父亲吓傻了。村里人也愣了。问她,她啥也不说。转眼就到了秋天,这一天,叶儿对早已急不可耐的悟真说:“我们浮山有个讲究,坏事做得太多的人在娶亲前,要用松油粘去身上恶气、邪气,要不,结婚不出三天就化脓流血,气绝而死。你害死了许多人,坏事做得太多,更要除恶气、邪气”。悟真赶忙问怎么个除法。叶儿就告诉他,到树林里找松树,把树身的松油取下来,糊在身上,几天后再揭去,恶气、邪气就让松油粘走了。秋天松树上到处都是亮晶晶、黏糊糊的松油,悟真二话没说就跑进树林,照着做了。叶儿照旧屋里屋外忙,还从山上背回了干柴,堆满了屋子。
几天后的晚上,叶儿把灶膛的火点起来,问悟真:“你知道这松油除了避恶气、邪气,还能做啥?”
涂着满身松油的悟真摇头。
叶儿站起来,那一身红衣像一团熊熊的火。叶儿从灶膛里抽出一根烧得正旺的松枝,冷冷一笑:“它还能除掉恶棍!”说着把手上的松枝朝悟真身上扔过去。松油见火即着,哗的,悟真立时变成火人,哇哇大叫起来,他身上的火又引燃了屋子里的干柴,禅寺林霎时变成了一片火海。
那一夜,浮山周围几十里地的人都看到禅林寺那里一团红光弥慢开来,染红了天空。
谁都奈何不了恶棍,被一个穿红衣的女子叶儿除掉了。
除了恶棍,叶儿在已变成废墟的禅林寺旁放声大哭。她的哭声如秋天的风,凄凉而悲伤。人们说:“叶儿这是哭她的胡子爷爷哩”。
第二天一早,人们突然发现浮山上多年不见的枫叶一夜之间红了,漫山遍野的枫叶如火一样汹涌澎湃.......
叶儿火烧禅林寺除恶的事很快就传开了,远近的僧人于是先后来到浮山,重建禅林寺。求神拜神的香客又熙来攘往,伏山又热闹起来了。禅林寺僧人越来越多,且都安守佛道,心怀慈悲,为民祈福,扶弱济贫,深得民心。于是,人们又将伏山改为“佛山”。
佛山上的枫叶自此年年红透,灿若朝霞,而佛山之名亦沿用至今。
作者简介
王治恩,灵宝市作家协会会员,灵宝市文化促进会会员,河南省诗词楹联协会会员,河南省宗教协会理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虢州砚”传承人。曾参加三门峡党史办“予鄂陕第四分区史略”及灵宝县民间故事集和 “红色追忆”“朱阳镇镇志”、“朱阳镇非遗项目申报”等编写工作。现为朱阳镇文化旅游办主任,革命老区办主任。
狮子岩的传说
文/王治恩
距犁牛河街只有0.5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山崖直立,高约千丈之外,正面看上去像一头雄狮,昂头蹲在那里,头朝犁牛河,中脉方向伸着,背东面是闫家楼,尾部伸向鱼仙河。因此,在犁牛河周围,有一句民间谚语“吃中脉,便鱼仙,闫楼出个大富汉”流传至今。
相传在很久以前,这头雄狮还真得活龙活现,危害很大,白天像一座石山巍然屹立,到了晚上变成一头活生生的狮子到周围村庄吃鸡、吃猪等。就农民种的庄稼它也不放过,她不是吃,而是毁坏。有几次被人发现用土枪去打,却怎么也打不住,眼睁睁地看着那头雄狮钻进了狮子岩跟,到那洞后怎么也找不到踪影了。
犁牛河、窑子村、中脉村的村民们每年总是辛勤劳动,到头来总是没吃得。有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路过此地,他东瞧瞧,西瞅瞅,他发现了这个地方有怪异,他便问及村里的人:“你们村的粮食每年够吃不够”。村里人叹了叹气说:“那能够呢!” 一年累死累活钱没钱,粮没粮的,那位老人笑了笑说:“你们以后想不想有吃有喝啊?”众村民都说:“想啊,谁不想过上好日子才是傻子”,老人用手指了指狮子岩头上的狮子嘴说:“你们把他狮子嘴给他敲了,它以后再也吃不上你们的东西了。众村民听老人说后,都议论纷纷,有人说他晚上从犁牛河回来见那头狮子在玉米地里卧着,吓得他晚上不敢再出门了,也有人说村里的鸡和猪都不知去哪里了,说死连尸体也没见,大家听说石狮子在作怪,怒从心起,不约而同爬上狮子岩,将那头狮子的嘴巴给它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