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学习后,顾春华发现,同样一根紫藤枝条,分布在不同棚架部位,它的修剪重点及方法是不一样的。由此结合嘉定实际,顾春华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修剪方案,即中间部分重在牵引、定位,让紫藤花穗在同一平面均匀垂下。而两侧可自然留枝,让紫藤花高低错落立体垂下。方案简单实用,得到了藤本道生的认可。
同时,顾春华还发挥懂英语和日语的优势,在线上、线下寻找一切跟紫藤相关的英文、日文相关书籍、资料,理论结合实践,他要做的是整理出一套可直接使用的“紫藤养护工具书”。
记者翻阅这套“工具书”发现,不仅图文并茂,还附有顾春华亲手画下来的藤蔓、标记出的修剪部位等。“边实践边优化,前后改了十几版,一定要弄清楚,并且做到标准化、规范化,这样一来,大家养护紫藤才更得心应手。”顾春华说。
考虑到枝条更换不是一蹴而就,顾春华在紫藤园做示范修剪,让嘉定的园艺师们边学理论边实践,助推了紫藤园标准化养护管理模式的落地。
袁惠青:见证和参与紫藤园的“重生”
袁惠青,现任嘉定区园林绿化管理所副所长,曾参与嘉定紫藤园建设并负责紫藤园的日常养护管理10多年。他告诉记者,从2018年起,“枝条更换”计划正式启动,冬修、夏修各一次,按照季节长势不同各有侧重点。令大家看到希望的是,效果在当年的4月花开季节已初步展现,紫藤花一改过去疏密不均的现象,变得有序好看。
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嘉定首支专业紫藤工匠修剪队正式成立。袁惠青说,在之前的基础上,他们会对紫藤园内的各种品种进行抽样调查,每个品种抽取1-2个平方米,记录抽取范围内花芽的数量以及穗的长度,对第二年花芽数量及长度等做分析。经过长期实践与总结,在养护技术上形成全新的“嘉定经验”。
有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考虑到市民们的观赏需求,嘉定提出要把紫藤作为特色品种加快拓展的愿景,让紫色浪漫在嘉定更多地方得到蔓延。“嘉北郊野公园、‘华亭人家’、嘉定环城河的紫云廊、南水关,以及嘉定新城的紫气东来地块和体育公园都能看到紫藤花,有的是藤本先生带来的,有些是从我们嘉定紫藤园‘开’出去的。”袁惠青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紫藤园还进行升级改造,不仅引入古色古香的景观小品,还将廊架下的地面整体抬高8厘米。“到时候游客取景、拍照会更加方便。”袁惠青满眼都是期待。
王晓珺:注入文化活力
紫藤园是家门口的暮春限定浪漫
王晓珺,土生土长的嘉定“90后”,在嘉定紫藤园附近从事文化工作多年,从小到大,紫藤园都是她和家人常去打卡的公园,承载着她许多美好的回忆。
“相比十年前,紫藤园的变化很大,以前感觉花穗长得很高,但现在基本上是触手可及,像是钻进了紫藤花编织的风铃中,能听到花开的声音,如梦似幻。”
令晓珺印象深刻的是,2020年,一场“紫藤季文化快闪”活动在紫藤廊下举行。漫漫紫藤,翩翩舞姿,在她的镜头里,演出者们身着汉服,跳着中国古典舞《采薇》,宛若仙境。
“通过传统文化演出进紫藤园的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提升人气,还能有效强化园子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快闪让晓珺深受启发,她与嘉定博物馆的小伙伴们开展头脑风暴,2021年春,一场紫藤主题的市集在嘉定老城鸣锣开市,让晓珺为自“嘉”园子吆喝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穿着华丽的汉服、化上精致的妆容,晓珺在直播镜头前,与紫藤之美相得益彰。虽是头一回在全网直播,但她一点都不紧张,只因她所介绍的是陪伴着她一路成长的“嘉园”,“一切都再熟悉不过,那天观看直播的有20万人,全国各地都有。”
在之后的时间里,晓珺发现,嘉定的主流媒体、自媒体也都在给予紫藤园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的在紫藤季开启“慢直播”,有的绘制赏花攻略,通过微博和微信连续追踪,提升网友的关注度。“十年前的我肯定不会想到,现在逛家门口的园子还得抢票进,大家赏花也跟以前完全不一样,都是带着长枪短炮过来拍大片,每到紫藤季,周围的商圈也特别火热,堵车是常态。”晓珺说,这恐怕也是一种“出圈”后的甜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