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的涤荡与滩的沉积是红海滩得以存在的基础,盐的浸润与碱的渗透是她得以红似朝阳的条件。火、红就是她生命的形式与内容,海水浸泡次数越多、时间愈久,其颜色就愈浓重。碱蓬草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她不用人撒种,无需人耕耘,一簇簇,一蓬蓬,在盐碱卤渍里,年复一年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于时光荏苒中酿造出一片火红的生命色泽。

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无尽的留恋,我们告别红海滩前往月牙湾。月牙湾湿地是一处美丽的潮间地带,像一位温柔的处子静静立于茫茫苇海,因被柔软的水流切割成优美的弧线,形状酷似月牙,故而得名。

我们乘簇新的游艇穿行于芦苇荡中的水道,不时看见成群的野鸭摆着优美的队形悠然自在地畅游在水面上,忽儿又齐刷刷一个猛子扎进水里,眨眼间就不见了踪影。这野鸭是纯野生还是人工养殖不得而知,但个头都很小,确不是常见的家养鸭子,鸭蛋也只有普通鸭蛋的一半大小,皮淡青色,黄儿尤其小,手指肚一般,因为是腌过的咸鸭蛋,吃起来并没有特别之处。

站在甲板上放眼望去,四周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连天接日的,面积达86万亩,年产可达36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苇田。这里的芦苇不仅用来观赏,还是尚好的造纸原料,据说当年的《毛选》用纸就取材于那儿,可见纸质有多好。

此行的最后一站是“苇海观鹤”,我们到时正值夕阳西下,红彤彤的落日给茫茫芦苇荡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衣裳。迎着夕阳走在木质栈道上,芦花拂面、苇涛阵阵,如果隐身苇海,别说个把人,就是千军万马也难见踪迹,难怪抗战时期发生在白洋淀的战斗故事特别多,那无边芦苇荡形成的天然屏障,为游击战的开展提供了绝佳条件。

苇海深处、栈道尽头,有一座14米高的放鹤亭,是观鸟的绝佳位置。因为湿地保存完好,沼泽里的小鱼小虾小虫,与鸟类等共同构成了相互依存的生物链,所以辽河湿地既是我国丹顶鹤繁殖的最南限,也是世界濒危动物黑嘴鸥最大的繁殖地。据统计那儿生活着260种鸟类,399种野生动物。每年阳春三月,候鸟陆续南来,天空鸟阵如云,滩头水畔,好一派莺歌燕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