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新疆旅行,本期目的地:库车。

我在库车老城的老建筑上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物件:

你看这座房子,房檐下面有细细的“小木棍儿”伸出来,好奇特的“设计”。沿着巷子逛,发现凡有年头的老房子,都有这么个“棍”伸出来一截。

这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这个事情的答案网上自然是搜不到的,它连个学名都没有,于是我就去图书馆查资料。
然而,无论是新疆考古类的书籍、民俗类的书籍,还是专业的古建筑书籍,都没有介绍这个“棍儿”是干什么用的。

其实在库车拍照那天我就站在原地观察了半天,我也有问过旁边的小女孩儿,她说她也不清楚,因为“家里盖的新房子没有这个”。也问过老人,但是对方听不懂普通话 [笑哭]。

只能猜。要么,这是一种古老的……滴水装置?
你看这些老式木头房子,没有类似江南园林建筑上的那种瓦当和滴水角,莫非,是为了防止雨水倒灌,就在房顶开了槽,以“滴水棍儿”引导水流向下?
再不然,是有利于木屋呼吸的出气口?
这到底是个啥?

从内部观察,发现它其实就是穿插在房顶上的木椽条,与主体结构编织在一起,似乎没什么额外的功能,也不知道为什么它一定要伸出来一截。

总之吧,库车的几乎每一座老民居,但凡涉及木质结构的,都会伸出这么几根小棍棍,呈斜角向下延伸出房檐。你说它美观吧,也不美观呀。或者是个什么仪式?那这个“仪式”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翻查古建筑的书籍时其实有看到类似的形式,但它们都发挥着“榫卯”的功能,即便是有一截露在外面,也都是“迫不得已”要露在外面,不会像这样的小棍儿一样做“摆设”;新疆的考古书籍有大量的古建筑形式的描写,但,这根小小的棍子似乎不值一提。
如果有哪位小伙伴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可以告诉们咱一下。

好,接下来说正事儿,还是古建筑:
之前的游记说过,库车的老街是一个“宝藏”,只要走得够深、耐心够足,你还会和500年前的老建筑撞个满怀:
我们在这里发现了一座清真寺。

但是新疆一路,清真寺我们见得可太多了,就没太当回事儿,就感觉这清真寺藏得够“深”的,正门在“后面”。一看旁边的景区介绍,吓一跳:始建于16世纪的加满清真寺。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库车大寺。
顺便:新疆有很多“加满”寺,如果旅行遇到了,可以过去打个卡(如果对寺院文化有兴趣的话),这样的寺院通常会比较珍贵、历史悠久。因为:星期五这一天对于伊斯兰教的信仰者来说是非常“珍贵”的一天。加满,指的就是这一天。
每逢周五的下午,人们会去加满清真寺中集体礼拜,朴素而隆重。尤其对于“没有信仰”的游客来说,去见识一下别人的仪式,有助于长保内心(对生活和世界)的敬畏。

库车大寺,始建于1579年,命途多舛。
最早它是个土坯房,塌了;改建木制寺院,被火烧成了灰;上世纪初叶再次重建,算是稳在了砖木结构上。大寺最近一次修缮是在2007年,如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新疆除了咱们之前的游记中提到的艾提尕尔清真寺之外的“第二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