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人太会享受!2000年前就已盛行“水包皮”,出土文物大开眼界
在扬州,有这么两大文化特色成为中国南方乃至全中国最富盛名的的文化地域特色,那就是“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这是一种非常潇洒、且十分享受的生活态度,即为早上去吃早茶,品各种点心;傍晚(有的也会在下午)至晚上则是去泡澡。
相信每一个初到扬州的游人都会忍不住去体验一番。早茶的诗意难以抗拒,泡澡的舒适实在充满了诱惑力。
扬州人的泡澡历史十分悠久,早在2000年前,扬州人就已经学会享受泡澡所带来的舒适与畅快。扬州出现的最早的盆浴可追溯至战国时代。1993年,在城北西湖果树地区发现并挖掘出土了直径60厘米的灰陶沐盆,以及形如葫芦瓢、手舀浴水的陶器。
中国沐浴史上迄今发现最早的家庭专用洗澡间则是出现在高邮天山汉广陵王刘胥的陵寝中。
帝王级“黄肠题凑”是广陵王刘胥陵墓中所出土的最稀珍、最震撼的文物,但令我印象同样深刻的还有陵墓中的沐浴文化以及当时的器具。在主墓室西厢第五进为洗浴间,内设完整无损的双耳铜壶、铜浴盆、擦背用的浮石、木屐、铜灯、圆漆浴凳等全套洗浴设施。
广陵王刘胥是一个对皇位“爱而不得”的人物。
史书记载,刘胥是一个行为没有法度的人,如喜好游乐,徒手敢与狗熊野猪搏斗等,基本上他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包括利用巫蛊之术让自己坐上皇位的行为,曾诅咒宣帝早死。但不论他怎么“努力”,就是与皇位无缘。最终心死,老老实实做了个广陵王。后因诅咒宣帝早死之事被发觉,担心东窗事发而自缢,死后广陵王国被废除。
纵观广陵王刘胥的一生,有悲有喜,但如果他肯放下对皇位的执念,这一生过得可谓舒坦赛神仙。公元前117年,刘胥被封为广陵王,建都广陵(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从此过上了“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潇洒生活,还有别人不敢想的宠物陪伴:熊。
在今天的汉广陵王墓博物馆中,我们不仅能见识到帝王级的“黄肠题凑”,还能窥见到当时扬州的泡澡文化。
今天的博物馆内的汉广陵王墓室是从原墓址(高邮湖西新区送桥镇天山片区境内)搬迁过来的,墓室的规格和摆放位置与刚出土时一模一样,这是一个呈方形、没有“屋顶”、木头结构的“大房子”。大房子里分布着许多小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