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赤城自驾游的第二天的行程是前往位于赤城向北约40公里左右的滴水崖石窟风景区观光。当日又是一个天高气爽的好天气,由于昨晚在下榻的宾馆洗了一个十分惬意的温泉浴后睡得很好,所以令早上的出行倍感神清气爽。

秀美的汤泉河(摄影:冯赣勇)
2009年4月5日一早,记者一行驱车驶离下榻的赤城温泉度假村紫电宾馆向目的地进发。走了没多久再次途经秀美的汤泉河。昨晚刚拍下美轮美奂的河景夜色,今天再留下蓝天白云下的秀美风光。可以说,汤泉河是此次到赤城给记者留下不错印象的景观之一。

赤城街景(摄影:冯赣勇)
汤泉河沿公路并行穿赤城县城而过,是海河流域潮白河水系一级支流,发源于崇礼、赤城分水岭,全长38.3公里,流域面积360平方公里,是赤城县城主要行洪河道之一。

乡村景色(摄影:冯赣勇)
车子出了县城,在车辆寥寥平坦的河北省级公路上行驶,感到十分清静。道路两旁的乡村景色一幕幕地掠过窗外。向前远望是连绵不断的太行山脉,近看是正在复苏中的一片片万顷良田。

小桥流水景致(摄影:冯赣勇)
车影形随,春回大地的景象,似一幅幅清新、淡雅,充满了浓郁乡土气息的乡村田园图画。北方的春景虽说没有江南的秀色,但是北方所特有的类似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也不时地映入人们的眼帘。

丹霞地貌山体景观(摄影:冯赣勇)
在即将抵达滴水崖石窟风景区时,透过车子的挡风玻璃向前远眺,公路尽头正对面的山体突然出现了变化,原本高低起伏的群山变成了好似一幅刀切斧凿后齐高的垂直山体屏障,气势如虹地矗立在远方。原来这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体景观,而滴水崖石窟就位于大山之中。

滴水崖石窟纪念石(摄影:冯赣勇)
据资料载:号称“幽燕第一峰”的朝阳观滴水崖风景区,位于赤城县后城镇的“四十里长嵯”上,北距县城约40公里,南距北京100多公里。因赤城县境内奇峰峻岭很多,素以“八岭”、“十二峰”著称。

滴水崖下留影(摄影:冯赣勇)
在诸多峰岭之中,“四十里长嵯”以其壁立陡峭、巍峨壮观而著称。它南起后城,北到龙门所,绵延近20余公里,垂直高达200余米。远眺长嵯,犹如一座巨大雄厚的绿色屏风巍然矗立。滴水崖不愧享有“京西第一山崖”的美誉。

朝阳观山门(摄影:冯赣勇)
此嵯属地质中生界,侏罗系火山沉积岩地层,被地质学界命名为国际标准地质,对研究燕山造山运动的地质构造,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从滴水崖上眺望(摄影:冯赣勇)
四十里长嵯景色多,有两壁合拢一线天的“南天门”,有两面深沟,中间石棱突起的“刀棱线”,有陡直的崖壁上皱折起一个棱线的“铡刀缝”等,鬼斧神工,令人叫绝。

石窟俯瞰后城乡(摄影:冯赣勇)
站在长嵯最高峰极目远眺,毗连坝上草原的崆峒山,樊梨花下过“绊马索”的娘子山,道教圣地金阁山,平北抗日革命根据海陀山,尽收眼底,清晰可见。向南俯视,白河水,宛如一条长长飘动着的银丝带,蜿蜒向东粼粼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