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各地推进农业产业化以规模生产为基础,建立销售网络,兴创加工企业,从而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模式。但是,有些地区的产加销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相去较远,主要表现是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上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共同的利益观,没有形成三者之间赖以联接的产业链,不但不最大限度地相互促进、共求发展,而且彼此相互制约,其结果反而障碍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以河北某地一个镇的奶牛养殖为例,该镇1997年底奶牛存栏7652头,户均1头,全年产奶2948吨,成为农业支柱产业,鲜奶主要销往附近的乳品厂,并建立了5个牛奶收购站点。尽管收购站点定时收购牛奶,但乳品厂拖欠奶款严重,全镇拖欠数额已经达到数十万元,多的户数千元,部分户由于没有资金投入,正常生产难以为继,究其原因,乳品厂为了自身利益,不惜侵害养殖户的利益,长此下去,势必造成养殖户减少,奶牛存栏下降,牛奶产量降低、价格上扬,其结果,乳品厂的利益也难以保证,此断链之一。

再者,个体牛奶收购站点从自身利益出发,压低收购价格,茨榆坨镇牛奶收购站点今年收购价为0.9元╱公斤,而运往乳品厂交售价为1.3╱公斤,差价过高也侵害了养殖户的利益,此断链之二。等等。
如何使生产、销售、加工三者有机的联合起来,也正是农业产业化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生产者直接介入市场,多数生产者联合起来,自己组织销售,自己组织加工,共同抵御市场风险;或者在现有生产、加工、销售的基础上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占的合理机制。

(图片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