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区块链保证产品安全?如何借助区块链进行数据交易?如何让区块链应用于金融行业?
9月16日,由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市委网信办、市经信委、渝中区人民政府承办的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区块链高峰论坛在重庆举行,数百位行业专家齐聚,共话区块链的发展与应用。
本次论坛主题为“链接新产业,构建新生态”。除高峰论坛本身,还有数据要素流通论坛、中央企业区块链创新发展论坛、双链共舞(重庆)精英论坛三个专题论坛同期举行。

区块链让产品全程可溯源
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从民生关切、产业协同、产融合作、身份管理四个方面分享了《数字经济与区块链应用》。
“在库存商品上贴上电子产品编码标签,当每个库存单位从一家公司流动到另一家公司后,其标签都会被扫描并记录在区块链上,从而创建每件商品从源头到最终消费者全程的历史记录。”

李培根说,使用区块链来追踪产品,如果发现问题,可使该公司及其供应链合作伙伴及时追踪到问题产品,找到与该产品有关的供应商、生产和发货批次,并有效召回。
如农产品方面,可以采集农作物生长状态、环境状况等数据,保证生长全过程数据的真实性。通过区块链平台,还可以连接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和监管机构可溯源,保证产品安全。
同时,由生产商、加工方、物流企业、销售公司等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构成产业联盟链,将产品信息流通共享,可以减少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利于生产加工全过程的有序发展。
医疗方面,医生无须再给患者进行已做过的相关检查,可直接查看历史数据,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因为区块链存在着数据多节点、分布式多重存取的特点,避免了篡改数据、丢失数据的可能性。
如何让数据像商品一样交易
数据要素的特点是什么?数据交易的难点在哪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汤珂进行了分享。
“数据只有被使用才会产生价值,数据流动是使用的前提。”汤珂说,由大数据形成的数据要素,既来自个人衣食住行、医疗、社交等行为活动,又来自平台公司、政府、商业机构提供服务后的统计、收集等,它具有无限复制、容易修改的特点。
目前,数据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但数据行业仍面临着数据所有者不敢共享、数据无法交易、维权时很难寻找证据等问题。如何让数据像一般商品一样交易?

汤珂说,近年来,我国已有一些数据交易所成立并进行了数据交易的尝试,但数据交易市场并未达到预期的活跃程度,他认为,大数据交易产业遭遇瓶颈,平台活跃度低的原因是数据交易缺乏有效的技术机制。
数据的可复制性,使数据一经交易就不再是卖方独有,为避免买卖双方产生交易纠纷时卖方承担较高风险,需要一定的技术和制度,用于记录、追溯数据交易的事前磋商与验证、交易流程和数据触达情况等。
“区块链正式可以实现可追溯性的基本技术,当交易出现争议时,数据权益者能够通过区块链交易的时间戳证明其合法权属,还可以帮助买方在交易前确定数据集是否符合需求。”汤珂建议,可以打造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全国性数据交易共享基础设施,供各个数据交易所使用。同时,政府部门(如市发改委)可建立联合数据交易实验室;依托现有交易所,联合开展数据交易试点;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新设数据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