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在最近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伴随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全国各省市县都在极力推广农业转型,殊不知,数字农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在我国提出了相关概念。
那是中国富起来的起步阶段,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提出了“发展数字中国的战略”,此后“数字农业”“数字城市”“数字水利”等探索与研究相继展开。
这个概念在一开始,并没有被全国人民了解,部分城市,比如说上海、天津、安徽,才有机会试点。
从2000年到2021年这二十多年来,数字农业的发展速度比想象中的快,从农业数字化技术应用研究与开发,到探索农业实时数据采集和物联网应用,再到“大田种植”、“设施园艺”以及“畜禽水产养殖”,一直走到今天,数字化农业初具规模的状态,国内的进步值得夸赞。

但,成绩可喜,将这个成绩放到国际层面上是否经得住考验,又是另一回事了。
国际上数字农业的发展与国内存在很大差距,我们熟知的美国、日本、以色列,他们的农业各具特色,都有借鉴的意义和价值。
日本的观光农业,建立在数字化农业的基础上得以实现,以色列的沙漠农业,以精准农业出名,滴灌不仅节水,还能节肥。
我国的数字农业发展需要朝着国际顶尖的数字农业看齐,需要在以下三点下功夫。

第一,我国的城镇化速度加快,造成了农村空心化,大部分年轻人都渴望外出谋职,留在老家的人越来越少。
老农人年龄大了,没有接班人继续操持农业,他们文化水平低,难以适应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变,导致了数字农业遭遇瓶颈。
专业的技术人才这道坎,是农村农业发展必须要经历的,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才能让数字农业的根基打牢。
除此之外,加强农业前沿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型农人,让新农人到位,保证农业领域不会止步不前。

第二,我国数字农业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国家财政资金支持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其他金融支持方式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并不显著。
农业科技型的企业想要贷款,金融机构一般都比较谨慎,毕竟农业的利润太低,万一还不起那不就完蛋了。
对此,我国应把农业科技发展提高到战略高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进资金投入数字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加快改革农业科技金融管理办法,发挥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支持作用。
只有把农业放到与工业同样的重视程度,各领域协同,数字农业才不会卡壳,我国才能抢占农业发展的制高点,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由中新云农【sinonc-agri】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玩转数字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