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自古为“干越之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乃“形胜之区”,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白鹤鱼米之国”之美称,是人杰地灵之地。
江西人文底蕴深厚,红色文化深入人心,古人升官,往江西一带走,都知道这里人杰地灵,山好水好。岁月变迁,江西的历史、风景酝酿出别样的色彩,但知名度却降低了,依靠乡村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比不上同类型的其他地区,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把景色美的消息扩散出去。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放在曾经尤为适用的话,到了互联网时代却要换种思维了。江西传统村落丰富,所属乡村数量丰富,自然风光神奇秀丽,乡村民俗文化原始古朴,民间风情多姿多彩,许多农村具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
在江西乡村发展进程中,积极探索农村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通过深入挖掘特色建筑景观、传统农耕文化、乡愁文化习俗等丰富、优质的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培育具有创意特色的美丽乡村。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提出着眼生态发展,注重设计规划和创意创新,探索创意农业、深度体验、农业主题公园、艺术孵化基地等新型产业形态,让更多的乡土文化资源转化为乡土文化经济。

江西拥有多处历史文化资源的乡村,安义古村、进贤西湖李家等多处国家历史古村,旅游资源基础很好,在此基础上,如何让乡村经济发展打出王炸效果?那需要熟练地运用好国家颁布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的概念。
根据纲要可以了解到,数字乡村是一种新的乡村发展模式,其主要借助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建立农产品、乡土文化、乡村环境等要素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流通平台,使乡村地方经济与地域文化共同发展,带动乡村经济与文化振兴。

数字乡村的战略建设,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上,乡村旅游带动消费。数字乡村推动乡村旅游,以现代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搭建乡村旅游网络平台,改变以往的传统售票模式,让游客直接通过新媒体终端随时获取旅游地特色景点、传统文化、餐饮住宿、农产品及旅游纪念品的相关介绍及预订信息,给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
通过数字乡村,江西可紧密围绕未来乡村的三大人群主体:新村民、文创人群以及旅游人群,整理各个乡村独特的文化资源,将旅游纪念品、主题公园、创意基地、特色演出、陈列馆作为乡土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让游客游玩一趟,不止是吃吃逛逛,还能将当地的人文风情牢记于心。

在乡村内部,可添加智能互动,开发旅游产品,增加乡村乡土文化的传播渠道,比方说:互联网站、智慧旅游平台、手机app功能模块、微信公众号等主流新媒体发布,让乡村旅游特色全网覆盖,游客来之前就可以做好功课,根据需要选择自己想去的地点,让旅游体验感越来越好。
在旅游期间,游客少不了买买买,部分仪式感较强的游客,存在购买纪念品的需求。这个纪念品如何打动游客,让游客买回去后还能回忆起当时游玩的场景,还能对当地产品产生好感,是一个值得去思考的问题。

因此,在进行文化纪念品设计时,可以通过信息智能技术,将二维码添加到产品的功能、包装设计等产品组成上,游客一扫,就可以了解乡村的特色景点和历史背景,不用再大张旗鼓地去网页上搜索关键词,得出的结果还不太准确,对于游客来说,也不失为一件省心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