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嘉宾更是经过精挑细选,主持、编剧、相声、说唱、演员、歌手、网红……从各行业找来“红人”来做“跨界脱口秀”,用混搭营造新鲜感。

即便如此,也难以掩盖《吐槽大会》正面临的“困境”。
一方面,《吐槽大会》被贴上“洗白大会”的标签,越来越“无嘈可吐”。
嘉宾们抛出的“槽点”不是老生常谈,就是不痛不痒,缺少自嘲精神,对自己的“槽点”避重就轻。乍看博人眼球,但其实“不过如此”。
另一方面,吐槽力度加码后,话题选择过于大胆。
虽然节目的设定就是“冒犯的艺术”,“冒犯的边界”却极难把握。就像这次对周琦和郭艾伦的吐槽,即使他们个人愿意接受吐槽并表达个人看法,但2019年世界杯比赛不仅是他们两个人的失利,更是男篮的伤疤,拿来调侃未免有失尊重。
单纯的赛制改版“救”不了《吐槽大会》。更何况,新赛制欠缺逻辑、漏洞百出:引入的淘汰赛制,或许是想借鉴《脱口秀大会》的“成功经验”,但黄奕队第一轮被淘汰的辣目洋子转眼就被“捞”去了张雨绮马思纯战队,节目组此前从没提过胜利队有“捞人”的权利;补刀环节说好的“1V1 battle”,结果第二次battle,张雨绮队全员上场打的对手毫无招架之力……
《吐槽大会5》主打的圈层碰撞概念,或许才真的为节目注入了新鲜血液。每个圈层都有自己的特点,带有自己的文化属性。
例如,许知远代表的文学领域、薇娅代表的电商界、包括现在热议的体育圈层,通过不同圈层间的文化碰撞,既让观众看到不一样的观点和交锋,又延续了节目的生命力。
对于《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奇葩说》这类的语言综艺节目,最核心的还是观点表达。
想要打破“综N代”困境,节目既要换汤也要换药,除了形式的创新,还要紧抓内容的求新求变,双管齐下,在把握好尺度的同时,输出有价值的、新颖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