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经历汇聚成人生之荣耀长江之旅之三
七、景色陶怡性情,音乐感染灵魂
2019 年 8 月 31 日这天,游览项目多且行程远。5:30 就起床洗漱后早餐。8:00 下游轮乘车去游览“三峡人家”景点,主要是看西陵峡的秀美以及土家幺妹抛绣球的招亲表演。
西陵峡西起秭归的香溪口,东至宜昌的南津关,历史上以其航道曲折、滩多水急、行舟惊险,峡谷两岸壁立千仞、群峰如林而闻名。
解放后,经过筑坝拦水、抬高水位对长江航道的多年治理和葛洲坝水利工程的建成,水势已趋于平缓,然绮丽景观依旧。
西陵峡最有名的景点就属三游洞了,前有唐朝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和元稹三人游览此洞,并给命名和赋诗,人称“前三游”;后有宋朝诗人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也游览过此洞,人称“后三游”。因此,这里给人以许多诗情画意、浪漫情怀的遐想。
据传,在大唐元和十四年的某一天,白居易、白行简和元稹三人,在这里偶遇,一番感慨过后,在峡口欣赏优美的山水景色时,与一处天然洞府相遇。这时候文人特有的情怀汹涌澎湃、展露无遗,于是他们搭天梯、系绳索、手牵着手向洞中爬去。
到得洞中,他们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地折服,以至于到次日天明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发现这么个有趣的地方,总不能挥一挥衣袖就悄然离去吧,文人的浪漫情愫激起他们的万千诗兴,于是就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序记之,同时将此洞命名为“三游洞”。“别有洞天”一词在这里得到完美的诠释,难怪这里的奇特风景让这三位古人流连忘返。
最后三人带着留恋与不舍,乘风踏浪各回各家,走向人生的又一个舞台。白居易在《三游洞序》中的:
“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
这一精彩描述被后人用作了写景的典范。
今天的本地导游是湖北土家美女小姜,据她的介绍,现在当地男女结婚主要还是沿袭媒婆的牵线搭桥方式。青年男子如果看上了一个幺妹,就找媒婆到她家中提亲,如果女子及她父母都同意,这位男子就要到女方家至少干上三年的苦活作为考核。
如果这位男子干一段时间的活后有点犹豫,想回家考虑清楚后再说。后来又想再到准丈母娘家去时,就会看到她的家门口摆放着两枚鸡蛋。这时是否还接着干,就得仔细掂量一下了,因为准丈母娘已经把不待见的意思昭然若揭,“滚蛋吧”。
按照土家族风俗,未婚的女孩称“幺妹”,一旦结婚就叫“姑娘”,生小孩以后就喊“婆婆”。人生的每一段成长都有
这么明确的提醒,对于土家女孩来说,一定得珍惜自己的青春时光哦。
如何判断一位土家女子是否结婚了呢?主要可从发饰、服饰以及所背的背篓来判断。婚前长发及腰,婚后就会把长发盘起;婚前服饰色彩艳丽,婚后服饰简洁朴素;婚前所背的背篓小巧玲珑且所装之物是鲜花,婚后所背的背篓高大粗笨且所装之物就成为日常生活用品了。
不知不觉来到景点的门口,各种乐器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可演奏出的音乐却是悦耳动听、沁人心脾。最吸引人眼球的是站在红毯两旁的土家幺妹,她们面庞姣好、表情喜庆、身材苗条、服饰华丽,举手投足间都让人心生喜悦。
走红毯,是我从来就没有奢望过的事,只是在电视里看到明星们走在上面的那种大气、排场、潇洒,那种成功人士碾压他人的气势。当我走在上面时,也想找到一种明星的感觉,以45 度角抬头仰望天空、目不斜视、趾高气扬。我到底还是见过的场面小、经过的诱惑少,总是禁不住时不时地想斜睨站在两旁的幺妹们。
顺着游览路线一旁的小溪漫步,时不时地就会听到美妙的音乐声,它是溪中许多的小风景台上由幺妹们用钢琴、大提琴、小提琴、竖琴以及我叫不出名字的乐器中的一种弹奏的。
我早前就知道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这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来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天底下再不会有人能够像钟子期能深刻领会他演奏的意境了,所以他就“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