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伊霍铁路于2004年11月开工建设,2009年12月完工。沿线共设21个车站,全长286公里,属于国家I级铁路。该线路的重要意义在于进行国际的贸易,许多著名的中欧班列就是从这里通过的。

据报道,经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线路达16条,货物品类包括粮食、木材、日用百货、电器配件等100余种,可到达乌兹别克斯坦、波兰、德国等10余个国家。2020年经霍尔果斯站进出境中欧班列达4652列,创历史新高。
第三条铁路:克塔铁路
克塔铁路是指从克拉玛依市至塔城市的铁路,也可以作为是奎北线的延长线,其终点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的巴克图口岸,是中国通往中亚及欧洲的第三条铁路大通道,仅次于欧亚大陆桥和精伊霍铁路。近期年运量1042万吨,远期年运量将突破1500万吨。

于2014年4月开工建设,2019年5月完成建设,历时5年多,全线长308公里,单线,设计时速120公里,属于国家III级铁路。从铁路的级别来说,并不是很高,但其作为一条国际通道的意义比较重大,同时该线路的开通,也标志着新疆所有地市的州府所在地,全部通铁路。
不同国家的铁轨间距不一致,那么国际班列是如何畅通的呢?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普铁铁路标准轨距是1,435毫米,而哈萨克斯坦铁轨宽度为1,520毫米。那如何来实现火车的畅通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换轨,通俗地说就是更换火车轮子。准确的表达是更换不同标准的转向架和轮对,实现火车与铁轨的匹配,在中哈两国的边境火车站,都建有换装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