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情绪层面:让孩子看到希望。当孩子不敢尝试新事物时,父母不应该说:“你怎么这么胆小?”而应该微笑地看着孩子,坚定地说:“我相信你能行,再试试看,我陪着你。”从而让孩子对解决问题充满希望。
针对不自信的孩子,面对孩子存在的趋避性、敏感性和心境等不同差别的气质类型,父母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法帮助孩子做出改变:一是多鼓励孩子接触和尝试新鲜事物。
比如本文开篇中讲到的例子,如果孩子因为不自信不敢上舞台展现自己,父母不应该斥责孩子真丢人,而是可以替孩子解围说:“看来这个舞台有点让你不知所措,没关系,一切看你。”等到和孩子独处时再问明原因,帮孩子找方法应对。
二是父母要做到不催促、不比较。到了新环境后,父母要给孩子适应的时间,不要轻易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比较,不要轻易说出:“怎么还不快点跳下去,这有什么可怕的”或者“你看别人家的孩子”这类话。
三是父母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孩子。当孩子做错事时,不要因为一时冲动或控制不住情绪就当着他人的面批评孩子,而应该选择和孩子独处时关起门来慢慢说,才能保护孩子的自尊,从而让孩子拥有自信心。
03 父母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塑造孩子的性格
性格更多的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因此,父母应该掌握科学的教养方法,通过反复训练和练习,帮孩子塑造好的性格。
研究表明,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常常会表现出胆小退缩的行为。父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建构孩子的安全感:一是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大量的临床案例表明,孩子越小,受妈妈的情绪影响越大。因此需要妈妈尽量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避免在孩子面前大发雷霆。
![孩子胆小不自信怎么办?心理学博士:父母要掌握三大科学教养方法](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1_12/14/1639421038bl4zyJ.jpg)
二是及时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要敏锐地觉察孩子的哭声、语言、情绪的变化以及想要去做的事情,并给予最大的支持、宽容和帮助。
三是不要过度保护孩子。父母不要担心孩子受伤就对孩子保护过度,而是要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帮助孩子识别危险的信号和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才能让孩子内心拥有真正的安全感。
另外,孩子不自信,往往是自我效能感较低,父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一是多给予孩子积极、正面的评价。父母在评价孩子的言行时,多用积极、正面的语句,让孩子看到自己在父母眼中的优点和长处,即使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也要给予孩子鼓励,多肯定他的努力和付出。
二是给予孩子恰当的激励和赞赏。当父母看到孩子好的行为时,可以把他的行为描述出来,同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再把孩子值得激励的行为总结为一个合适的词语。比如,当孩子主动自己打扫房间时,父母可以说:“你今天自己收拾房间啦,真整洁呀!收拾得很用心哦!”
三是注重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面对孩子的错误和失败,父母应该多理解和接纳,并且鼓励孩子多尝试,不断打破思维限制,主动寻找新的解决思路和办法,一点点进步,逐渐变得强大。
《让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作者将孩子的气质类型与父母在养育过程中期望培养的性格品质、最想解决的问题结合起来,为不同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教养建议,引导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因材施教,助推孩子养成好性格,拥有健康快乐自主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