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营造新农科建设新生态。深化产教融合育人,加强校地、校企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打造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基地;形成课程、实践、竞赛、孵化等多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抢抓“十四五”机遇期
《瞭望》:站在“十四五”开局新起点上,你们如何布局未来五年发展重点?
李斌:我们会重点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在前瞻科研方向和解决重大关键问题布局上下功夫,提升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及协同创新能力,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具体而言,在新农科建设中,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主动布局“林业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方向;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面向林业行业转型发展需求,优化林学类、林业工程类成栋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新建生物科学拔尖人才成栋班,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强化林中育人,打造林业行业人才培养高地;在服务乡村振兴中,从环境治理切入,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城乡环境整治与美丽宜居等方面建立多系统协作、服务振兴地方的新模式。
《瞭望》: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学校有哪些规划?
李斌: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林业专业大有可为,这是东北林大“二次起航”的机遇。
学校将以助力实现碳中和为核心目标,统筹规划林草生态系统“碳中和”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汇聚国内外生态系统碳汇研究专家团队,集中开展林草“碳中和”科技创新战略布局研究。
学校正在布局成立“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设置6大研究中心,设计林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精准提升工作方案,布局一批涉及碳中和方面的研究项目,研究林草领域碳中和实现路径,研究涉及碳汇产业、生态体系与安全、森林精准经营、林下产业、种质资源、自然保护地、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大数据与林业智能装备等。同时,探索东北亚区域的碳中和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积极应对国家碳中和科技需求。
《瞭望》:你对学校长远发展有何设想?
李斌:未来,东北林大不会抛弃“林”、放弃“林”,而是要立足“林”、做强“林”、服务“林”、培养“林”,让“林”富有更强生命力。
一是拓展“林”的概念,致力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多学科高水平发展。二是让非“林”专业插上绿色翅膀,践行生态文明,促进地方和行业发展。三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为国家培养品德、知识、能力、素养协调发展的优秀人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