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年“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教育质量“百优榜”揭晓,公布了“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本科教育质量的前100所大学。我校本科教育质量被评为A ,位列榜单第18名,排名较2019年提升了15位。
“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教育质量“百优榜”是以“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教育质量为评价对象的大学排名,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的研究”课题组研制并于2019年开始。课题组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原校长陈骏教授领衔,协同十余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具体负责和实施。
2021年课题组在新增德育为先、科教融合评价原则的基础上,利用“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教育评价数据库,对参与建设的高校进行综合计分和排序,将综合得分处于前100位的高校选入“百优榜”。根据排序结果进行登记分类,依次为A 类高校(前10名),A 类高校(第11-30名),A类高校(第31-50名),A-类高校(第51名-100名)。
2019年10月,学校召开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工作会议
近年来,学校推进系统性工程教育改革,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地改革,成体系的新工科教育改革成果落实在培养方案。2019年以来,学校多次受邀在全国系统性宣介《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学校新工科教育成果受到主管部门、高校同行和社会广泛和充分肯定,本科教育的影响力在全国得到不断提升。
到底什么是“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
电子科大又是如何推动
新工科教育改革落地生根的?
近日出版的《中国教育报》
对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的做法和经验
进行了深入报道
唤起好奇 激发潜能
新工科建设的“成电方案”落地生根
“手势体感迷宫”“益智训练桌上弹球”“手持防抖饭勺”……每学期,电子科技大学(简称“成电”)各学院都会举办学生作品展,展出本科生项目式课程作业。展览现场,有趣又有科技含金量的作品吸引着参观者,学生们既是创作者,又是讲解员,自信满满地作介绍。
近年来,电子科大坚持以“唤起好奇、激发潜能”为核心推进新工科建设,克服了传统工程教育重“教”轻“学”、知识素养失衡、培养模式单一等不足,构建起逐级挑战的新工科项目课程体系、跨界融合的人才培养生态和优势集聚的人才培养环境,形成了贯通融合、迭代升级的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
全面落地:两大课程体系覆盖全体本科生
电子科大以“唤起好奇、激发潜能”为引领,打造了新工科项目式课程体系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实施了覆盖各类课程、惠及全体学生的研究性、挑战性教学模式改革。
“多旋翼飞行器设计与实现”是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的项目式工程实践课程。该课程坚持“项目驱动+问题驱动”的理念,引导学生分三个阶段逐步深入学习,最终完成多旋翼飞行器设计。
据了解,电子科大已在全校所有工科专业中建成了从“新生项目式课程”到“高峰体验项目式课程”的新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