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西四环边上,座落着一家极负盛名的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不过老百姓更爱叫它,“301医院”。
在许多人眼里,301医院是个既神秘又威严的地方。
个中缘由,除了其医疗设备先进、医术水平高超之外,更与它颇具传奇色彩的身世有关。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将军建立的医院
时光回溯到1954年。
刚从南京军事学院进修回来的洪学智将军,被时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的黄克诚将军找去谈话,并接受了一项重大使命——出任国家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参谋长。

黄克诚,曾任中央军委秘书长,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纪委第二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图为1981年,黄克诚同志在北京玉泉山。
接受任命后,洪学智中断学习,开始了总后勤部各个机构的整顿工作。

戎马一生战功卓著两授上将的洪学智。
其中,对部队医疗系统整顿的最大事件就是成立了解放军301医院。
在上世纪50年代,北京城里最有名气的医院当属北京协和医院。
这家由美国人在1921年开设的医院,拥有当时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最高超的医术水平。
随着新中国建立,北京城里各国的外交机构越来越多,协和医院成为了外交人员看病和住院的首选。
而当时协和医院属于军管单位,外国人员和军队人员在一起看病,双方极不方便,也不利于保密安全。
周恩来总理便指示协和医院划归国家卫生部门,再成立一所归军队管的医疗水平比较高的医院。
由此,301医院的筹建提上日程。
番号301
301,原是华北军区一所学校的代号,后来这所学校改为医院,但规模很小,设备落后,医疗水平也比较薄弱。
1952年,这所番号为“301”的小医院从天津搬迁至北京,并在五棵松建设了一个拥有400张床位的临床学院,军委决定将其划归中国协和医学院管理。

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原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志强(中间站立者)指导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医学实验。
随着解放军总医院的筹建提上日程,中央决定以301医院为基础,充实力量,增加设备,扩大规模。1954年,这所医院正式命名为“解放军第301医院”。
三年后,它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的番号不再出现在名称中,但很多人还是习惯称之为“301医院”。
苏式病房楼
301医院最早的病房楼,完全是苏联式设计,即“凹”字型。
大楼门口在凹心中间,一侧为办公室,各种实验室,阶梯教室。一侧则是长长的病房,算地下共有七层,十六个病房,每个病房平均40几张床,粗略估算有近700床位。
楼下的地下通道,四通八达,能到门诊大楼,能通外科大楼,甚至时常有人迷路。
据说,这种设计是参照着圣彼得堡的前苏联军队基洛夫医学院建设图纸拷贝改进的。
“301”医院早期建筑的设计原型,基洛夫医学院。
基洛夫医学院大名鼎鼎,不但在前苏联,就是在国际上也堪称一流。它集苏军高等医学教学、科研和保健为一体,汇集先进医学装备、顶尖医学人才和高端研究课题,具有极好的供应保障能力。
可见,301医院一起步就瞄准了国际先进水平。
南楼往事
从建成之日起,301医院就成为全军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
除了承担全军各军区疑难杂症的诊治,收治来自全国的地方病人以外,它还负责中央、军委和总部的医疗保健工作。301医院里南边的一座病房楼,就是承担特殊使命、大名鼎鼎的“南楼”。许多国家领导人、高级知识分子都曾在此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