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院落,碧瓦灰墙,雕梁画栋;一边是国际范儿的高耸楼宇,时尚大气,宽敞明亮。在北京市的东单路口北,坐落着跨越百年、融古典与现代魅力于一体的北京协和医院。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围绕卫生健康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重点问题,列出“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对于长年稳居中国医院排行榜和百姓口碑榜首的北京协和医院来说,所遇到的群众“急难愁盼”是什么问题?如何回应群众需求办实事?健康报记者蹲点多处看似寻常的诊疗场所,感受北京协和医院的医者仁心。
治堵
北京协和医院是昼夜灯火通明的。如果非要从中找出一天的开始,急诊或许是个去处。这里的一天,从进入零时起就总是紧张而利落的。
凌晨,赵女士走进急诊科,接受预检分诊,“地方没变,装修没变,但感觉环境变好了”。赵女士是这里的老病号,前几年,她曾因半夜突然心律失常在此就诊,小外孙也因高热、肺炎在此输液几天。当时就诊患者太多、床位严重不足,他们不得不从家里带来纸箱、褥子,铺在地上充当病床。
“我们对急诊的拥挤进行了强力疏解。”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刘继海表示,“患者有需求,我们必须想办法解困境。”为疏解急诊拥堵,确保有序救治,该院多管齐下提高急诊救治效率,加快床位周转。
首先,针对急诊外科患者多、病情重、多科交叉归属难、易发医疗隐患等问题,院领导带领医务处、外科学系、基本外科、急诊科等多个科室负责人员反复调研,创新性地提出设立外科急诊手术团队,专职负责急诊外科相关工作。经过多方筹备,去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首个以基本外科为主的外科急诊手术团队正式进驻急诊,为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及时安排手术,避免患者在留观区域长时间滞留或在急门诊之间来回奔波。
为不耽误危重急诊患者抢救,确保急救床位,该院医务处指派专员,每天和急诊科医生一起梳理该科滞留患者情况。对于一些病情稳定仅需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及时分流至下级医联体医院,既让患者有较好的住院体验,同时减轻急诊留观的压力。
据了解,北京协和医院在急诊危重患者比例明显增长的情况下,抢救室滞留情况仍得到明显改善。抢救室患者平均滞留中位时间从2019年的81.8小时缩短到现在的68.4小时,抢救成功率也明显提高,达到91%以上。
救急
一辆救护车呼啸而来,一位急性心梗患者被担架抬着,很快进入抢救室。“我们的快速通道是看不见的,是刻在流程里、融在管理中,而且超越了急诊科概念,全院动员、高效协同。”刘继海表示。针对急性心梗和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科不断优化急诊流程,绿色通道诊疗时间明显缩短。急性心梗患者从进入急诊大门到介入治疗,时间中位数从159分钟缩短到83分钟。急性卒中患者从进入急诊大门到开始溶栓治疗,时间中位数从60分钟缩短到37分钟。这样的改变,患者是很难发现的,但由此获救的生命却实实在在地增加了。
“要把最紧缺的床位和急救资源,留给最紧急的患者。”在急诊科抢救室,医生徐胜勇表示,虽然这意味着工作节奏更快了、压力更大了,“但救治的患者多了,这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医院的“快”“急”,意味着患者等候时间的缩短、交叉感染风险的降低。
“疫情以来,我们的各种检查、检验出结果越来越快。”北京协和医院门诊部主任康红介绍。同时,该院门诊实现了检查集中预约,争取把患者的多项检查安排在同一天,尽最大可能让患者少跑腿。对于外地患者比例极高的北京协和医院来说,这种“向内施压”不但带给患者更多安全、便利,还在就医相关的往返交通、食宿花费方面为患者及家庭减压。
克难
超高的信赖和期待背后,是超大的压力和难度。而协和人追求的正是以攻坚克难。
周四临近中午12时,北京协和医院门诊楼四层,一群“白大褂”快步走入一个大会议室。很快,屋里40多张椅子座无虚席。没“抢”到座位的,有的从隔壁房间搬来椅子,有的干脆站着。一场27个科处室以及团队现场参与、9家医院线上参与的罕见病多学科会诊(MDT)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