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维持中生制药(01177)“买入”评级 目标价12港元
大和称,中生制药(01177)首季收入符合预期,其中疫苗贡献最多。另外,公司的创新药正步入正轨,仿制药销售下跌似乎已经见底。公司的创新药和新仿制药产品组合在首季有强劲增长,认为其仿制药销售收入下跌已经触底,而这种影响大部分在去年已被消化。另外,由于受药品集中采购(GPO)中包含许多市场上新推出的药物,仅占公司总收入的一小部分,因此GPO的影响于今年已开始变得正面。报告提到,公司研发用于治疗软组织肉瘤的药物Anlotinib已在美国和欧洲进入第3期试验,预计该药物将在明年获得FDA核准,相信公司将保持强大的渠道来推动其长期增长。不过,该行认为,管理层对公司今年的最高收入指引仍维持保守态度,或令市场失望。
里昂:光学镜头供应商首选瑞声科技(02018)及舜宇光学(02382) 评级均为“买入”
里昂称,因智能手机市场复苏,光学组件制造商将迎来增长。长远而言,汽车与VR/AR产品正推动需求,相信目前是投资者重新行业的理想时机。该行首次研究覆盖三家内地主要的光学镜头供应商,其中舜宇光学科技可受惠自动驾驶,瑞声科技可受惠塑胶镜头,丘钛科技则正快速进入高端市场。
中信证券:维持中软国际(00354)“买入”评级 目标价10.6港元
中信证券称,中软国际(00354)业绩稳健增长,大量招工 人均产出上升为公司带来长期扩张动能。疫情下公司增长稳健,2020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01/9.55/9.78亿元,同比增长17.1%/26.5%/22.1%,头部蓝筹客户业务稳健增长和云智慧新业务的加速成长为公司带来高营收增速,为匹配快速增长的业务成长,公司20H2总职工数上升至7.6万人,同比增24%。人均产出20.5万元/人/年,同比增6%,人工利用率进一步上升。2020年公司毛利率约29.2%,同比降0.6%,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影响上半年开工进度导致。2020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下降,规模效应显现,净利率提升至6.7%。公司2020年经营净现金流11.5亿,同比增长52.8%,主要得益于账期缩短和新业务占比提升。
报告提到,公司长期广泛服务财富500强等蓝筹客户,2020年活跃客户2013个。2020年基石业务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8%,在整体收入占比77%。公司年报预计核心业务2019-23年CAGR维持15%以上,其中与华为的深度合作,有望受益于鸿蒙的高速发展而持续稳步上行。中软国际作为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里投入最早,以及投入人力最多的厂家,为鸿蒙OS、HiLink、HMS的研发提供多种IT服务,围绕鸿蒙产业形成全栈式布局,公司将有望受益于鸿蒙的高速发展而稳步上行。该行预计未来三年与华为合作贡献的收入增速将维持在CAGR10% 。
中信证券:首予明源云(00909)“买入”评级 目标价44港元
中信证券称,2020年明源云(00909)ERP业务实现收入8.34亿元,同比增10.6%,ERP终端集团客户数2000家,服务百强开发商89家。受疫情影响,软件产品新购与升级以及增值服务决策周期推迟,产品销售和增值服务收入有所放缓,增速分别为 7.2%/ 7.4%;但公司加强线上服务,以保证已购买产品的客户的实施和运维服务,产品实施和产品支持增速分别为 17.5%/ 21.3%。面向未来,在线化、智能化的专业服务体系有望成为核心竞争赛道,服务类业务有望稳固ERP业务基本盘。2020年11月,公司发布企业级PaaS平台天际开放平台,以低代码的方式全面支持使用者开发,降低软件开发流程和周期,助力地产数字化生态构建。
报告提到,公司ERP业务受益于腰部客户需求及服务类需求的扩大稳步增长,SaaS业务持续高增,云客是核心驱动力。据目前下游需求及行业竞争格局,结合公司经营状况,该行予其2021-23年营业收入预测23.42/33.69/48.11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4.5/7.31/11.27亿元,对应EPS预测为0.23/0.38/0.58元。鉴于在地产生态链中数字化产品领先且布局完善,公司有望加速开拓市场并高速成长,给予公司2021年PS30X,对应市值848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