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佛山全市已有超过一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工业技改投资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首位,有力扭转了传统产业能耗高、污染大、效益低的被动局面。陶瓷行业经整治提升,企业由300多家减少到63家,保留的企业全面达到严格排放标准,能耗下降1/4,产值、税收均增长1/3。
全市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喜人成绩,2019年度广东省环境保护责任暨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佛山获“优秀”等次。

顺德区顺峰山。/陈家鸣 摄
浅绿向深绿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盛夏时节的云勇林场,各个山坡绿意盎然,鸡笼山顶清风阵阵,掀起一波又一波绿浪。4月27日,“广东云勇国家森林公园”揭幕仪式在佛山举行,标志着云勇林场正式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拥有近3万亩生态林的云勇林场,经过60多年发展,已成为珠三角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这是一片绿色奇迹,也是一座工业城市生态文明之路的有力见证。

高明区云勇森林公园。/招力行 摄
森林城市建设是佛山绿色发展的传承,更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务实行动。2007年起,佛山市委、市政府以“植树拜年”的方式,树起建设生态绿城的旗帜,十多年来从不间断。
2013年,佛山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及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和建设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的战略要求,提出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增加森林覆盖面积,提高森林质量。
此后五年时间,佛山累计新增造林绿化面积7019.35公顷,市域森林覆盖率由34.16%提升到36.3%,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2.37平方米提升到14.67平方米,打造了“两环绕城、双翼保障、绿核荟萃、绿网相连”的森林生态空间布局。
2017年,佛山成功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过程中,围绕“大地植绿”和“心中播绿”两大主题,以“增绿量、提质量、惠民生”为出发点,以“佛山绿,醉岭南”为森林文化主题,努力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国家森林城市。
十余年来,佛山用行动破解工业城市的生态命题,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生态文明创新之路,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公园和草地越来越多,这是佛山环境变化给我最直观的感受。”15年前,大学毕业后来佛山闯荡,湖南人李立看到的天空灰蒙蒙一片,如今他明显感到,眼前的绿色越来越多。看着周边的环境不断提升,李立在三水区开了一家湘菜馆,更加坚定地扎根下来,把这里当作他的第二个家。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佛山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彰显了一个制造业大市坚持不懈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更让佛山踏上了一个更高的城市发展起点。
升级再升值
迈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夏日里,祖庙博物馆门前的细叶榕枝繁叶茂,在蓝天白云映衬下,这座红墙绿瓦的岭南古建筑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打卡。点位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祖庙片区空气质量明显提升,同比改善22.5%。
“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定不移走制造业城市生态文明创新之路。”2021年2月,佛山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指出,要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发有为、乘势而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在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
作为全国闻名的制造业大市,要走出生态文明创新之路,对佛山而言并非易事。面对制约城市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佛山没有退缩,而是持续发力爬坡越坎,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摆在全市工作的突出位置,连续多年“新年第一会”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