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实上,腾讯确实也这么干了。
2020年7月,腾讯上线了小商店,这是小程序团队提供的一项新能力,帮助商家免开发并快速生成卖货小程序。小商店发布后,投资者立马用脚投票,彼时有赞和微盟的股价分别应声下跌9.65%、12%。
腾讯发布的财报显示,二季度腾讯广告实现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生态小程序的商家渗透率不断走高下,受益eCPM的行业性涨价,享受了一波电商广告的增长红利。
所以,有赞和微盟只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顶级打工者”——为腾讯打工罢了。
何时才能断奶?
不管是有赞还是微盟,主打的都是为品牌商家和门店解决电商化、数字化的问题。从微商城、小程序,再到社区团购、直播电商,有赞和微盟可以说是一路踩着风口过来的。
虽然有赞、微盟一头对接的是品牌商家,但另一头却是在“给他人做嫁衣”。在国内,独立电商已经被证明是伪命题,再大再强的品牌都绕不开巨头的流量挟持,从早期的淘宝、京东、腾讯,再到如今的拼多多、抖音、快手。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国外Shopify、SheIn走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国内电商SaaS企业的窘境。

图片来源:甲子光年
Shopify的增长驱动力来自规模和take rate增长。规模来源于商户数增长、商户交易额增长,take rate提升则来自增值服务的增加,均需要公司不断优化性能和完善功能,同时依赖市场销售能力。因此,高销售、研发投入不可避免。高额投入压力下,Shopify目前仍在亏损,但随着用户规模、客户交易规模提高,规模效应下,费用率水平逐步有所下降,净亏损规模相比收入规模逐步收窄,2019年净利润率为-6%左右,作为对比2015年为-9%左右。
Shopify把亚马逊比喻成“帝国”,而自己是“向帝国的反叛者提供武器的人”。很无奈,有赞和微盟们不是反叛者,它们不得不依附于“帝国”——腾讯。
成也巨头,困也巨头,用来形容有赞、微盟现在的窘境一点都不为过。
有赞上半年业绩的下滑,主要因为大客户快手的“断奶”。
有赞CFO俞韬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今年上半年,快手在尝试自己为商家提供工具包,发展自己的电商闭环,这直接导致由快手产生的GMV占比整体下滑至20%,而快手带来的GMV一度占比有赞整体的40%。
而微盟高度捆绑的生态,近些天也频频震荡。随着反垄断的推进,阿里与腾讯互相开放生态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一旦成真,那就意味着有赞微盟服务的一大批客户就有可能跳过它们,直接从淘宝对接到里。
虽然阿里腾讯互相开放生态的具体日期还没有确定,但给有赞、微盟带来的损失却是实打实的,依附巨头之下,电商SaaS企业的业务脆弱性可见一斑。
参考资料:
甲子光年:《2021电商SaaS行业研究报告》
36氪:《2021年中国电商SaaS行业研究报告》
壹览商业:《断奶的电商SaaS双子星,需要出现反叛者》
方正证券:《雾里看花——电商SaaS深度对比报告微盟vs有赞》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