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网“节流”的另一个方向,就是降低监管和客服费用。当今装修的监管难度众所周知,一旦双方产生争执,即使专业的监管人员也很难调节和判断,因此齐家网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监管和调解职责。投诉齐家网的消费者就曾表示,齐家网给他的解决方案有两个:“删帖,赔付5000元”,“不删帖,赔付3000元”,没有其它选项。
这种营业模式在短时间效果显著,但是正如全聚德一样,当网络效应显现,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壁垒降低,就会对企业发展产生长远影响,自2021年年初至现在,齐家网股价已经下跌20%至1.9元,总市值21.9亿元,仅有土巴兔估值的五分之一。
尽管在最近,齐家网正在宣传,其市占率全面超越土巴兔。

三、我们需要怎样的互联网家装?
从齐家网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家装之所以称为数字产业的滑铁卢,本质原因在于“小马拉大车”:装修本质上是非常“重”的业务,从获客到设计到监管再到客服,都需要平台深度介入才能够顺利运转,齐家网那种“类电商平台”的撮合交易和抽成的模式完全无法应付,最终结果就是平台吃公司,公司骗客户,客户一肚子气只好投诉。
因此,在最近入局的打扮家等企业,普遍采用的是平台模式,平台服务,平台负责,不存在踢皮球的情况,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而在模式的变化之外,更重要的是业务的颗粒度,齐家网的粗糙客服有一定的无奈之处:它们在促成交之后就全程甩手掌柜,自然无法判断装修公司和消费者谁是谁非。但是打扮家平台模式推动的是全产业链的深度介入与监管。

比如在材料上,与打扮家线下卖场平台结合的材料平台,其做供应量并不是简单的讲需求传递给厂家,让厂家发货。而是深入到仓储、物流、信息、设计一体化的家装供应链体系,从而保证质量和降低成本,因此打扮家能够做到质价比甚至高于“行家”自行挑选,从而提供更高质量服务。
而在施工上,打扮家强调过程把控,通过BIM级设计,将设计透明,通过工地数字化,在线监理让施工透明,颗粒度到了工人、工长层面,即深入地研究各地工艺体系,并通过全程的AI监管保证工人达到工艺体系标准。
在流程把控上,打扮家之所以强调“透明”的概念,并且花费大量资源与精力将之贯彻到各个环节,是因为消费者对装修并不熟悉,不透明的流程,对于消费者来讲,等同于“暗箱操作”,因此,只有保证装修全流程随时随地可以监控,才能与用户建立互信,并且在流程上杜绝最令消费者头痛的“偷工减料”现象。
显然,打扮家的核心模式就是“大马拉大车”,以重资产的模式来应对重资产的业务。也因此前期投入巨大,必须与国美深度合作,借助国美在供应链、人力、资本上的优势才能推进,但是其发展潜力也显而易见,无论是BIM设计、原材料供应链构建,施工数字化建设,工程管理模式调整,都可以借助数据积累不断强化,“越建设,体量越大,玩法越多,话语权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