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平 图源:文都官网
一位接近文都管理层的人士也有类似的看法。在她看来,吴朋在冯小平手下干了太久,也希望趁着资方进入的机会往上爬,而王选民也能借此掌管文都所有前台业务。2020年11月11日,文都教育集团的法人代表和经理由创始人冯小平变更为吴朋,王选民也开始以文都集团总校长的身份出席活动。
新势力格局初定,文都进入“三权分立”状态。财务、人力、行政、审计工作由CEO严璇掌管,所有全国直营机构归总校长王选民指挥,图书、网校、品牌业务由吴朋负责。
但现在名师大规模出走后,网校和图书业务是半停滞状态。有内部人士表示,“这两块业务原来每年有4-5亿营收,现在能不能做1个亿都不知道”。这样一来,吴朋也丧失了在文都的实权。“这就是老二老三联手干掉老大,老三再干掉老二的故事”,文都浙江某加盟商总结道,“王选民才是大赢家”。
记者采访的多位加盟商均表示,文都近期的动荡不是由资本方带来的,更大程度上是文都内部管理层借机发展势力造成的内乱。
2019年,冯小平在一场公开演讲中说:“最近两三年见了100余家资本,跟资本市场接触眼花缭乱,融资选择人比选择钱更重要。”如今,在资本和创业伙伴的双重压力下交出文都控制权,不知冯小平作何感想。对此,《商界》记者联系到冯小平时,他表示现已不做考研业务,专注于中小学和国际教育的新文达,不便评论。
02
战略转型还是大清洗?
文都高层间的角力是蓄势未发的火山,各地方文都的失控才真正将文都内乱展现给外界。
在2022招生最关键的时刻,很多文都原来的经营场地正在换成“新文道教育”的商标,何凯文、汤家凤、蒋中挺等文都曾经的名师也频频出现在新文道的讲座、直播中。除此以外,文都部分直营分校负责人也开始倒戈,转投新文道考研。
在文都内部人士记忆中,情况在去年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从安博凯基金投资文都后,管理层尤为强调文都的标准化建设。在新团队主导的转型下,标准化建设主抓两点:去加盟化、去名师化。
尽管在文都官方提出的2021年战略中,再次提出将加大直营机构网点建设,持续推进加盟转代理,且设计了“明日之星”师资培训等教师成长体系,以此强化服务质量把控,并提高公司收益,否认提过“去名师化”,但多位名师表示正是因此离开。
也有内部人士表示,文都管理层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反复公开表示要“淡化名师、逐渐去名师”。在海南的直营机构会议上,管理层在讲话中曾否认名师价值,反问“这些名师能带给文都什么”?但在加盟商和名师看来,战略的转向,意味着低沉、暗哑的信号开始出现。他们也开始警惕、怀疑,不少人甚至选择离开了这个奋斗多年的品牌,加盟商和名师资源开始大批流失。
在去加盟化思路的指引下,文都总部在去年5月跟成都、杭州和长春的加盟商沟通直营事宜。据以上地区的加盟商描述,文都总部首先会以尽调的名义来考察,要求加盟商上交所有学员和市场数据,然后总部会开出一个“你不可能接受的价格”。
文都杭州加盟商表示,他为开拓杭州市场,3年里投入了4000万元。而文都总部尽调后给加盟商开出的价码是:200万元,购买杭州分部资产,转为直营。
谈判瞬间破裂。
遭到拒绝的文都会在当地成立新的文都公司,并用拿到的学生数据争夺存量市场。甚至有加盟商发文喊话文都管理层,“不要再假装我们的老师联系学生,篡改高德地图和大众点评上的电话了”。
就这样,被激怒的文都加盟商集体脱离文都,挂上了新文道教育的牌子。“大概90%加盟商都转了”,文都华东某加盟商称。

▲图源:文都2016年半年报
“去加盟化”是在资本逻辑下,文都的必然选择。加盟商的业务流水均在文都体外循环,且文都从单个加盟商处获得毛利远低于直营机构,也不利于把控。但加盟商体系支撑了文都的半壁江山。以2015年为例,文都收取加盟费1095万,加盟商代销图书3612万元,所获利润占文都2015年总利润的54%,可以说,加盟商曾是是文都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