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我受邀参与了平安银行的一个行业交流会,回顾了平安银行这3年转型的历程。
整个交流,让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平安银行的转型成果如何?
截止到今年第三季度结束,财富客户同比增长18.4%,达到了92.25万户;私行客户同比增长了26.3%,达到了5.53万户。
其中私行达标客户AUM规模10,494.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3.0%。
什么是财富客户?什么又是私行客户?
财富客户指在平安银行的资产超过50万的客户;而私行客户则是资产超过600万的客户。
这些客户是每家银行都竭力争取的优质客户。
很厉害。
那么,平安银行是怎么做到的?他们做对了什么,才获得这样的成果?
今天,我就把我这次去平安银行交流后,得到的3点感悟分享给你,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 1 —
战略得当
第一点感悟,是平安银行的战略得当。
什么意思?
这几年,作为商业顾问,我跟很多传统金融公司、银行打过交道,也和非常多的一些新兴的金融科技的人做过深入交流。
交流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面对一些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传统的金融公司会说,
什么金融科技,你们只不过是在国家还没有监管到你的前提之下,干了一些不合规的事而已。
你们懂什么风险管理,什么信用管理啊!
如果国家用一样的监管来监管你们,看你们还怎么经营。
而金融科技公司又会对传统金融公司说,
你们这些传统金融公司,效率很低。
你们那叫什么风险管理?
只不过让人拿200万的房子来抵押,然后借给人家100万。
不做任何抵押,你也把钱借给别人试试看?这才是风险管理。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孰对孰错,我们不做讨论。
但这反映了很多传统金融从业者的一个心态,有的人甚至会说,在传统金融被如此严格的监管之下,什么事都干不了,还提什么科技创新?
平安银行的同学跟我说,面对监管,平安没有踌躇不前,提出了“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的战略方针。
在接下来的3年转型中,平安银行围绕这个战略,坚定执行。才有了今天的成绩,走出了一条既符合监管,又兼顾创新的道路。
其实,提到战略,除了平安银行清晰的战略方针之外,整个平安的战略设计也值得我们学习。
平安的战略设计是什么?
那就是在几年前,平安就高屋建瓴,搭建起了平安综合金融这个战略设计框架。
什么叫平安综合金融?
平安的根基是保险,然后才有了现在的平安银行,还有平安证券、平安信托、平安好医生,陆金所等等。
这些其实都属于平安,它们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矩阵,这个矩阵就叫平安综合金融。
这就好像下围棋。
眼中是全局的时候,你可能会不断摆下一些闲子,看起来没什么用。
然后等到战局到了后面,这些闲子的价值就体现了,它们能在将来给你做好接应,助你决胜全局。
而平安,则是国内少有的一家能下如此大的一盘棋的金融机构。
5年前,甚至10年前,摆下一些闲子。
但是等到了战局进入后期,需要发力的时候,平安旗下的各个金融服务之间就有可能形成大量协同。
举个例子。
比如,平安好医生是如何接应平安银行呢?
平安好医生推出的企业远程医务室服务,这个24小时在线问诊,同城1小时闪电送药的服务,就可以免费给到平安银行的客户。
因为现在企业有医务室的公司比较少,员工看病还需要请假,去医院排队。
但是如果你是平安银行的企业客户,那么你的员工直接就可以在平安银行的APP里上平安好医生,在线问诊、闪电送药了。
对企业和员工来说,都非常方便。
作为平安银行的个人客户,你同样可以享受这项服务。
这就是平安好医生对平安银行的接应。
除了平安好医生,平安银行和平安保险、汽车之间等等平安集团下其他板块都可以进行联动,优势互补。
这就是接应的力量。
这个力量非常巨大,如果其他银行是一支军队在作战的话;那么平安就是一个军团,有多支军队在一起协同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