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表示,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存款类金融机构、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为贷款业务提供广告或展示平台的互联网平台等。
金融监管部门希望以规范利率展示规则,来减少金融消费者和放贷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但据南都测评,仍有互联网贷款平台给消费者制造“理解障碍”,存在利率范围不明晰、贷款利率展示方式统一度不够的现象。
南都记者测评发现,部分机构App及借款产品页面均未明示年化利率,而是需要用户填写个人资料,上传个人身份证、经过人脸识别、录制验证视频,并同意该公司查询征信报告、绑定银行卡后,才有可能知道贷款产品年化利率。在本次纳入测评的平台中,存在这些情况的产品包括:支付宝借呗、微众银行微粒贷、分期乐“乐花借钱”、中原消费金融。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沈艳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明示利率的规则上,3月份的公告明确,所有放贷机构明示年化利率是必选项,而公布日利率和月利率是可选项。根据要求,测评中南都记者发现,随着时间推移,目前各平台基本上都进行了一定的整改,大多数平台目前的展示方式都是只展示最低年利率,基本符合监管要求。只有天星数科随星借、今日头条放心借、平安消费金融小橙花等少数产品做了“自选动作”,向消费者展示了最高年利率。
但也还有个别平台仍未整改到位,比如,打开打车软件想叫车,却被弹窗推送了“现金红包”,引导消费者申请一笔贷款来领取20元优惠券。南都记者注意到,在进入App后,这一弹窗广告页面依然只展示了最低日息,并以“1千元1天最低只需0.15元”包装利息很低,存在诱导消费者申请贷款的问题。
仅有6家平台产品进行理性消费提醒
南都“数字金融生态合规研究”课题组在测评中发现,本次样本中,美团金融、分期乐、中原消费金融等平台还存在理性消费与借款风险提醒不足现象。仅有蚂蚁借呗、京东金融京东金条、今日头条放心借、滴滴滴水贷、微博借钱、信也科技拍拍贷6款产品做出理性消费提示。
其中,滴滴滴水贷的提示出现次数相对较多,页面弹窗和页面最下方都有“合理贷款和理性消费”的提示;信也科技旗下的拍拍贷借款则在其App中提供了“理性消费小课堂”。
不过,还有一些做出理性消费提示的平台产品,也仍有提升空间。比如,蚂蚁借呗、京东金融京东金条采用的是在借款流程页面的顶部滚动提醒的方式,与多条其他公告内容放在一起,需要在页面停留时间足够久,才能看到关于“理性消费”的提示。微博借钱的提示则需要下拉到最底部,才会出现几行字,展示字体较小。
一位互联网法院金融庭法官在采访中对南都记者表示,一些网络平台在开展业务时,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不完善,“零息”“低息”宣传隐藏过度借贷陷阱。这些故意模糊借贷实际成本的行为,使得借款人对借款风险产生错误判断,陷入过度借贷陷阱。
实际上,金融监管部门也已经注意到相关问题。今年2月,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扩大消费不宜依赖消费金融,居民债务继续扩张的空间已非常有限,要高度警惕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去年年底,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的《关于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的风险提示》也曾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

主流互联网贷款产品费用“透明度”测评结果(数据来源:南都“数字金融生态合规研究课题组”)
5款产品利率超24%,乐信、苏宁、中原消金旗下产品逼近36%
南都记者测试发现,目前主流的贷款产品年利率大多数控制在24%以内。其中,度小满有钱花、微粒贷、小橙花、滴水贷、借呗和随星借的实际利率在18%以下,是本次测评中利率较低的一部分平台。而美团生活费、京东金条、今日头条放心借的实际利率最高则逼近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