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远琳提到,“洗护合一”与“洗护分离”的产品也各有特点。“洗护合一”洗发产品的优势在于便捷,符合当前国情大部分人群的消费习惯;缺点在于配方打造会存在一些困难,如配方稳定性、体验感、功效的发挥率。
“洗护分离”的优势在于配方开发难度降低,核心成分可以有更多表现形式来发挥功效;缺点在于洗剂的体验感不够好,对于习惯了“二合一”洗发水的消费者来讲,一时间对于产品在发丝上的表现力大多会表现出不满情绪。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引领洗护市场的发展走向。对于都市中的上班族来讲,每天时间安排紧凑,很多人会选择在清晨上班前来个“头浴”,这样一整天下来浑身都香喷喷的,还可以保持身心愉悦。正因为时间紧凑,上班族要么利用简短的几分钟快速洗个头,不用护发素;要么图省事儿,干脆选购一款“二合一”洗发水。恰好,市面上偏偏也有为了满足这一类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反之,消费者也会刻意追求头发的某种效果,宁愿单独选购为了达到这一效果的护发素或护发膏。
行业亟待反思洗发应回归初心

01 “洗护合一”可理解为一种“人设”
作为一名洗发产品研发者,谢志辉首先以个人视角肯定了洗护合一产品的存在。“洗护合一没有什么不好,我个人很追求洗护合一,洗护合一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人设’。”通过介绍国内洗护产品的发展历程,他为我们解读了“洗护合一人设”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过去,人们普遍都只洗头,除了少部分人涂抹头油外,很少有洗护合一的概念。后来随着化学工业的出现,发明了表面活性剂,开始演变为用香皂、肥皂洗头,但问题也随之产生。肥皂中成分与自来水中的钙镁离子结合容易在头发上产生沉淀,头发会有干涩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护发的概念。最早出现“护发”概念时,洗和护是分开的,大家还是用洗发水、洗发膏、肥皂洗头。为了使头发顺滑,再单独使用护发素。
现代二合一洗发水的出现,尤其特指早期用含硅油的二合一洗发水调理头发,洗发的同时硅油会沉积在头发上,达到一种超自然顺滑的感觉。随着产品体验感好,又非常方便,“二合一”含硅油的洗发水便在中国快速占领市场。久而久之,人们心中普遍认可了这一类洗发水的“人设”。
02 头发问题越洗越多,洗护行业需要深刻反思
消费者购买的洗护产品,价格越来越贵,档次越来越高,为什么头皮和头发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从用肥皂洗头到进入二合一洗发阶段,护发素的结合使用在二者间只经历了很短暂的过渡,在人们还没来得及习惯护发素的使用时,洗护市场很快从原始阶段步入二合一阶段。但慢慢的人们越来越发现,使用二合一洗发水开始出现头皮屑,去屑洗发水由此诞生;后来脱发情况也随之出现,且问题越来越严重,市面上又开始出现大量防脱发、生发的洗发产品。但人们在使用生发育发产品后总有一种感觉,刚使用产品时似乎对头发生长有点作用,但后来都看不出明显的效果,产品功效似有若无,不禁引人深思。
谢志辉认为,行业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为何洗护行业发展至今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头皮问题,头发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如今头部问题的难题不是靠“洗护合一”“洗护分离”就能够简单地解决,几十年来日本民众一直坚持洗护分离,以致二合一产品很难在日本站住脚,成为市场主流。日本人的头部问题也很严重,只不过比中国人好一些。
03 回归洗发初心,避开消费陷阱
行业需要深刻反思,找回洗发的初心。首先要搞清楚洗发后为什么要护发?之所以要护发很可能是因为洗发破坏了头发健康,如果通过洗发可以做到不破坏头皮生态,又何必再去刻意追求护发?除非消费者个人意愿追求更高层次的、自然的头发生长状态。如果人们能够做到通过自然洗发不破坏头发,也就不再需要护发,可以理解为“以洗代护”。人们应该把洗头回归到最初的阶段,洗头是为了洗去头皮污垢和细菌,没必要打开头发毛鳞片过度清洁。头皮也一样,需要温和清洁,而非过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