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上易居这一次上市和上一次最大的不同就是除了强势的交易转换逻辑之外,两头的资源都得到很好的把控,这也就形成了向上无限的想象空间
03
而让这个故事饱满起来的,恰恰是最近2年在易居体系内快速发展的房友
很多人很不屑,很多人觉得也不过如此,而我却认为房友对于易居的战略意义远甚过于其他
过去20年,房地产大家拼的不过是两点,我有多少钱以及我能拿多少的地,在城市化的红利下其他的一切都不是那么重要
但是进入到后20年的开发,房地产悄无声息的进入到下一个阶段,这一个阶段有两个改变,第一个改变就是地产的蛋糕被切分出了租赁市场的模块,这一块如今在草莽状态尚不知谁会杀出重围,而在传统地产领域,客户的资源变得更加珍贵
顶层对资金流向传导到重点的二线城市以及环一线城市之后,供应和需求能否快速的匹配起来,这成为了地产营销一个核心问题
转换成一个直白的问题就是客户在哪里
而这个问题转换成资本爱听的话术就是:入口在哪里
很显然,房友做的就是这个入口,在大型二手房市场群雄割据的时候,周忻硬生生的通过整合中小门店在这个蛋糕里撕出一个入口,如今的门店数量和占有量达到了行业第二
房地产就是这么个简单的道理,门店在哪里,客户就在哪里,2015年早期链家就做一件事情:一条街上开3个门店,从而就能获得客户入口,这个道理相比周老板也同样看的清楚
而微妙的是,在房友2017年准备发力的时候,首先启动的三个城市分别是上海,杭州和郑州,这三个城市也就意味了,为了的房友是准备在一线二线三线同步发力的状态
丁祖昱说,现在房友是8000家,今年会是10000家,未来会更多,很显然这个入口的布点,易居同样也想的非常清楚
04
2018年的7月19号,也是易居上市的前一天晚上,周老板把一些媒体招揽在一起,和我们说了当年易居发展的故事
2003年非典时期,楼市同样在最冷的时候,他突然发现香港有大量的代理行突然就卖不动房子了,团队内部连最基本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在飞机上的周忻看到这样的新闻,赶紧通知手下去谈香港的这些代理行,问有没有收购的机会
后来成功收购了香港的鸿运国际这家品牌中介,而这一次的收购很快就让易居有了国际视野,一直在大陆做房产代理的易居从那一年后真是定义自己为房地产的服务生的身份,后来的美股上市也是基于这样的起点
这一次的港股上市,一个重大改变房友,本质上也是来自于2016年周老板的一次收购,通过房友这套系统,成功的拿下房地产入口这件事
周老板在业内名号都是长袖善舞,我想从这两个案例或许都可以看出端倪,任何一次花钱,背后都带着重大的战略意义,通过资源整合,从而在行业里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包括整个大易居体系内的钜派也好,易居沃顿也好,乐居也好,你仔细想想或许都能看到每个板块需要承担的使命
05
后来,我私下问了周老板一个问题,2048到底什么意思
周忻喝了口红酒,笑笑对我说:到了2048年,他就81岁了,差不多也就是退休的年纪了。
不论2048定格在哪一个时间节点,这样的数字天然的给人一种未来感,对那个时候的房地产,那个时候的地产服务商,那个时候的易居一种想象
毫无疑问,彻底进入资本市场的易居,未来一定会进入快车道,在资本市场的助推下,对于规模易居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丁祖昱曾经对外说道,去年4300亿,今年会到6000亿,明年会是9000亿,吃下行业的8%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