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ullcandy,一个熟悉且陌生的名字。
陌生,可能是因为我不熟潮牌,不懂潮牌。对于 Skullcandy 没有概念,对 Skullcandy 的产品也未必有太多认知。
熟悉的话,可能最熟的是 Skullcandy 身上的标签。
美系的潮牌,放在各大主流平民卖场上的音频潮牌,这两个的组合应该就是我印象中给 Skullcandy 的标签。
这个被朋友称为「很容易在美国超市就能够看到的耳机」的设定我倒是没有遇到过。之所以将其称之为潮牌,可能也基于十多年前在广州某潮流铺头中看过这个骷髅标志的稀薄记忆。
不过,老实说,我之前对 Skullcandy 这个品牌的确不怎么「友善」。
总觉得在 2018 年还在头戴式耳机上外露左右连接线的他们,有那么一点粗线条,甚至有那么一点不思进取。
但到了真无线时代,Skullcandy Push 的出现也纠正了我对他们的看法。那个选用 Psychotropical Teal 配色的 Push,似乎也告诉我,他们的潮味要回来了。
再过几年,这次用上了 Indy Evo 之后我又有了新的看法。
外观方面,Skullcandy Indy Evo 的充电盒用上了非常标准的圆润方盒设计。
整盒是标准的塑料外壳,外壳上面会带稍细的颗粒处理,感觉上和塑料拼装模型里面的枪金属处理零件类似。
盒子正面只保留了 Skullcandy 经典的骷髅标志,盒子两种不同的颜色来突出视觉上的观感。盒子除去放在底部的 USB-C 接口,机身基本没有开孔和印刷,整体也尚算干净。
可能是长耳柄机身体积稍大的缘故,使用大尺寸充电盒的 Skullcandy Indy Evo,盒内其实也没有太多空间。按照现在的设计,要盒内收纳一个用于启动配对模式的实体按键,的确有点不现实。
耳机方面,Skullcandy Indy Evo 采用了长耳柄设计,体积稍大的机身,很容易就能够填满耳朵空间,就算没有外置的结构,日常使用要带稳其实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