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前被暴力裁员的境遇不同,眼下人人车的很多员工都在主动离职。“之前被裁掉的那批员工中,很多人的补偿款都延期发放了,甚至有的直接停掉。”张京认为,补偿款其实也没有多少钱,还不如主动离职。
从2018年开始,人人车内部刮起了裁员风暴。曾在人人车沈阳分公司负责销售工作的王强(化名)说:“2018年11月的某天,公司要求员工回公司坐班,但没过两天,公司就以上班玩手机为由将我裁掉,没有任何补偿。工作了三年的员工只给一个月工资补偿,不同意就强制开除。”
早已离开人人车的张建(化名),是少数提前预知危机的员工之一。“2017年时我就感觉到2018年二手车市场行情可能会不景气,因为当时大部分的平台都在亏损,人人车也关闭了一些不盈利的城市网点,当时我隐约感觉到南昌的站点可能会关,随后我就辞职了,没想到离职几天后就有了裁员的消息。”张建说。
李健曾把人人车亏损的原因归结为:员工没有尽心尽力,导致交易效率不高。许立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第一个月入职人人车的销售人员经常会是当月的销售冠军,但接下来绝对不会,因为他们工作的重点已经不是在服务平台上了,而是谋求私利。”
这种现象也就是所谓的“飞单”,销售与二手车商达成某种交易协议,车商一旦成交就会发回扣给销售人员,甚至有的评估师会收取买卖双方的钱财,在评估车辆的价格上做手脚。
据许立透露,这种畸形的现象当时在人人车内部已经普遍存在,合伙人制度也是为了遏制内部员工谋求私利。
危机早有征兆
在公众的视野中,人人车是在经历了2019年初那次破产传闻后才开始没落的。但实际上,从2016年开始,人人车就在走下坡路。
当时,瓜子、优信、人人车在前一轮的广告大战中已突出重围,新的一轮广告烧钱大战马上开始。虽然二手车电商平台已经花了两年时间用铺天盖地的广告去培养市场,但用户对线上购买二手车的认知度还很低。
图片来源:人人车官网
“哪个平台上可选的优质车源多了,消费者自然就会向那里集中,来了车源消费者又会进一步来。当时各个平台都试图在短时间内抢占更多市场,因为二手车电商是一个‘赢家通吃’的行业。”一位二手车电商平台从业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虽然人人车是二手车电商领域上线最早的平台之一,但在当时仍需要配合对手烧钱做广告,这意味着人人车需要更多资金。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人人车掉队了。
“李健曾在人人车2016年的一次内部会上提到,公司的一笔融资没有按时进来。”许立认为,这是人人车掉队的第一个节点,因为当时二手车电商平台的玩家几乎都顺利融资,人人车失去了占领市场的先发优势。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1月,优信获得4亿美金D轮融资;同年3月,瓜子二手车宣布获得2.045亿美元A轮融资;同年9月,人人车才等来了1.5亿美金的D轮融资。随后在2017年,人人车融资又再次落后:1月,优信获得5亿美元E轮融资;同年6月,瓜子二手车获得B轮超4亿美元融资;人人车则在当年9月底获得来自滴滴等机构的2亿美金战略投资。
许立坦言,到了2017年下半年,人人车的经营情况已经出现问题,收缩了部分城市不盈利的网点。紧接着在2018年,人人车就爆发了大规模裁员。
如今,再回忆起那段在人人车工作的日子,许立认为人人车沦落至今与李健带领的团队不无关系。“人人车的团队是初次创业,李健当时创业的初衷也是因为自己卖车受到了欺骗,所以在公司日常运营中的管理不够‘狼性’,甚至不屑用一些行业惯用手段去和对手竞争。”许立说。
产品经理出身的李健,最终也没能成功拯救自己创业后的首个产品——人人车。或许,真正的商业竞争,远比设计好一个产品要艰难残酷得多。
二手车电商正回归理性
从广告大战抢占市场,到大规模裁员、业务收缩,再到如今的创始人“败走”,人人车只是国内二手车电商平台的一个缩影。
今年年初,优信向员工发送了一封《优信停工待岗通知书》邮件,部分员工被停工待岗,甚至有的员工被迫主动辞职。在此之前,为了获得资金,优信还将旗下二手车交易衍生的助贷业务与58同城的Golden Pacer进行合并,并出售了优信拍等业务。至此,优信只剩下了全国购业务和一个尚未规模化的自建二手车库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