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面后,张良伦就再也没有出面参与沟通。
与多个商家交流后钛媒体App发现,除了一些比较大的商家,因贝店资金链断裂受损的大多数为中小商家。

贝店拖欠货款
“我们商家根本不清楚贝店实际的资金状况”。钱文娟2018年开始做贝店,她告诉钛媒体App尽管8月份的账单已经出来了,但账户里只有贝店给的4月份的货款。
8月23日,钱文娟与数十位商家相约前往贝贝集团总部。与身处杭州熟悉情况的赵鹏不同,钱文娟是黑龙江佳木斯的贝店商家,原本以为可以见到张良伦,到了贝店的办公楼才发现,除了填写基本信息与受损情况外,现场的工作人员并不能解决其他问题。
以钱文娟为代表的很多中小商家都没想到贝店能走到今天。在她们看来,贝贝集团一直在请明星、办商家大会、投广告,一点也不像缺钱的样子。
然而,对于钱文娟这样的小商家来说,即便是几万块的欠款,也是致命的。钱文娟告诉钛媒体App,每次有商家维权,贝店方面都会承诺给解决方案,实际上只是在拖延时间。“他们并没有表现出解决问题的诚意。”
据钱文娟透露,维权现场有一位女商家从早晨一直哭到了下午2点多,哭昏过去后被送往了医院。“她为了继续在贝店上做生意,是贷了款供货的”。钱文娟表示,中小商家中甚至有不少人贷款供货。
9月1日,钱文娟又与数十名商家与贝店方面的负责人张龙珠交涉。商家们要求:
- 作为债权人要对实际控制人张良文及法人彭晓慧的动向有知情权
- 希望对审计介入后贝贝所有账目拥有知情权,并且在每周五向商家告知最新动向及审计情况
- 9月30日前把不与贝店合作的供货商的账款核对清楚。
- 希望贝贝集团商议是否可以先付部分货款给供货商。
虽然张龙珠在现场表示会“回去商量”。但截至到发稿前,对于商家的诉求,贝店与贝贝集团仍没能给出答复。
“拉人头”的社交电商寿终正寝
原本是被人寄予厚望的传统电商破局者,如今却成为人人喊打的暴雷行业,社交电商究竟经历了什么?
此前,由于公域流量向淘宝天猫、京东等传统电商集中,流量成本上升,早已杀成了红海。于是,不少创业者选择借助微博、、社交平台等新渠道,以信任为核心,用社交互动、UGC等手段来销售,不仅如此,社交电商平台还会在用户线上购物的过程中将社交化元素应用其中。
实际上社交电商所涵盖的范围很广,既包括拼多多式的拼购型社交电商,也包含流量快速增长的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内容平台。当然也包括最具争议的S2B2C模式。
所谓S2B2C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平台统一提供货、仓、配送及售后服务等全供应链流程,设置多层级奖励机制,通过分销来刺激小B用户成为分销商,并利用其自有社交关系与私域流量实现社交裂变。
客观来说,对于众多的小B商家来说,这种模式的准入门槛不高,使得此类社交电商成为众多小B的创业沃土。
不过,S2B2C模式具备“拉人头”“团队计酬”“入门费”等特征与传销较为类似,存在法律风险。加之,这类社交电商的服务、库存、产品质量等方面均存在问题,这种模式也最具争议。
比如在贝店想要赚钱有两种方法,首先消费者只要在“店主专区”消费满398元,就可以在贝店拥有获取佣金和邀约新店奖励金的权利。随后每卖出一笔商品就有佣金,不需要自己囤货和发货,其中销售店主专区商品可获25%奖励,自购或者销售其他商品可获10%~40%佣金。
据媒体公开报道,贝店最赚钱的生意密码隐藏在贝店的邀请码上。据相关资料显示,贝店店主通过邀请码招募一个新店店主,可获得100元佣金,而在招募20家新店立赚2000元佣金的同时,还能晋升为金牌店主。
从邀请新人的规则上来看,贝店店主的盈利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拉人头,发展下线,依靠团队销售额与邀新人的佣金。
这也是贝店倍受诟病的“三级分销”模式,也就是说B想要入驻平台,需要经过贝店店主A的邀约,入驻后,A能拿到提成;B再继续邀请新店主,这之后,不论是B卖出东西,还是B邀请的新店主卖出东西,A都能拿到相应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