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则是完全新的产品线。2019年年底Puma进入瑜伽市场,推出单独的瑜伽产品线Puma Studio。半年之后,Puma将其带进中国。到今年1月,Puma更新了瑜伽产品线,推出了以宝蓝色为主色调的新品,同时在面料、剪裁及设计等多方面功能性进行了升级。目前,Puma Studio瑜伽系列的瑜伽裤单价在400元左右,价格略低于耐克瑜伽系列的500-630元的价格区间,也低于阿迪达斯500元左右的训练紧身裤等产品。
在瑜伽产品线的市场营销上,Puma中国在总部的全球策略基础上做了调整。在全球市场,注重娱乐明星的Puma在瑜伽产品线的合作对象包括超模卡拉·迪瓦伊(Cara Delevingne)、西班牙女演员克莉丝汀·佩德罗恰 (Cristina Pedroche)等。在中国,Puma延续了这些做法,邀请代言人蔡依林拍摄瑜伽广告片,与综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合作等。
但在这之外,Puma瑜伽产品线在中国市场更强调品牌体验,瑜伽课程成为其中核心。2020年下半年,Puma在中国与连锁健身品牌Formula合作嘻哈瑜伽体验课程,同时在健身平台Keep上推出了瑜伽课程。同年年底,Puma在育音堂、摩登天空LAB、生活方式集成店LOFAS举办嘻哈瑜伽派对。
这些市场营销活动看上去是有效的。张颖告诉懒熊体育,Puma瑜伽产品线在中国的销量数据高于预期。
这很大可能推动了Puma继续加大品牌体验方面投入。张颖称,选择自己租下商铺搭建瑜伽馆,正是希望为瑜伽爱好者提供一种在瑜伽馆风格、空间设计及课程安排上的崭新体验。
类似的品牌体验项目,耐克在瑜伽产品线上也尝试过。只不过差别在于,耐克已经擅长于讲述专业运动的品牌故事。2019年,耐克单独推出了瑜伽产品线,隶属于训练产品品类下。随后,耐克在Nike Training Club这款App上线瑜伽课程,同时也在线下组织瑜伽节等活动。今年3月,耐克也更新了新一季的瑜伽产品线。
需要注意的是,在过去的1周时间,除了瑜伽馆开业,Puma在中国市场的跑步业务也推出了线上训练营,并作为重点宣传。
Puma中国在跑鞋业务上并未像在美国签约著名专业运动员,而是优先采取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的跑步训练服务,来作为推广手段。这些训练服务目前主要包括两部分:Puma的“跑步小助手”项目以及线上私教计划。按照计划,Puma今年将举办3期跑步线上私教计划,课程从4月的唤醒跑开始,年中进入进阶跑,最后是年底的马拉松训练,每期配置4-5人规模的签约教练团队。值得注意的是,“跑步小助手”背后同样是这些教练们,而非以往常见的第三方客服人员。
看上去,Puma希望在跑鞋产品知名度较低的情况下,依靠专业教练、训练服务培养起一批早期核心用户。
这些相同策略的背后,是Puma在专业运动产品上加大投资带来的影响。专业运动产品的消费者对功能性有期待,例如跑鞋的缓冲、稳定,例如瑜伽服饰的包裹性和延展性,而不仅仅是蔡依林、李现这些代言人的明星光环。相对潮流服饰而言,消费者在专业运动产品上的购物周期较长。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打入垂直社群可能有助于持续影响消费者对于Puma运动产品的认知。张颖也跟懒熊体育确认,营造社群是从今年相对重点的投入。
但品牌体验的一致性是件相当难的事情,对于大部分依靠经销商网络进行产品销售的运动品牌而言尤其如此。经销商在维持品牌调性上难以与品牌公司维持一致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市场上那些采取门店全直营模式的品牌更容易做到这一点。
具体到Puma这个德国运动品牌,影响因素包括这家公司坚持市场策略的时间长度、投入的资源多大以及组织架构的稳定性。毕竟,对于这家偏重休闲服饰鞋履的Puma来说,专业运动产品线的营收近年来贡献都不大。
但从市场趋势看,Puma必须抓住全球消费者在疫情发生后高涨的运动热情,当然,重点是中国市场。
今年2月底,Puma公布了2020财年第四财季及全年财报。第四财季中,Puma营收同比增长9.1%至15.2亿欧元,主要受到亚太地区营收同比增长11.8%的推动,后者的主要增长来源于大中华区。2020财年,Puma营收同比下降1.4%至52.34亿欧元,净利润下跌近70%至7890万欧元,只有欧中非(EMEA)地区取得1.5%的增长。另外,包括电商渠道、官方网站在内的直面消费者渠道同比增长6.4%至14.25亿欧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从上年的25.4%提升至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