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
.晋
综
明夷
错
需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注]①“晋”:这个卦名用字,有不少让人疑惑不解处,注者最后推测,这个卦名应该是周公所立,而非文王或殷人旧有。
甲骨文中已有“晋”字,字形为两矢插在器皿中。西周金文“晋人簋”中的“晋”字,仍与甲骨文字形同。古代封建诸侯,君王赐大侯弓矢,使得专征伐。盖以此,文王卦辞取其为“觐”字义:五为王位,在离;离下交大覆震,大震为侯(注意:周公爻辞则以离为侯,取象与文王不同),覆则象前来觐王。
而周公爻辞,则已释“晋”字为我们熟知的“升进”、“升迁”之义:取卦象为日出地中,万物升进,进而引伸到社会现象,赋予其独特含义:表现和阐述君臣等级及互动关系,明确表达了对下面诸侯窃位篡权的可能性的高度警惕,这一点是学者研读《周易》这一卦时,要特别加以注意的。
②“康”原始字形字义是指一种农作物(谷类),后衍为安乐、富足,泛称,缀“侯”前,非侯之名姓。侯象大震包坤,坤象粮米,盖以此取用“康”字。
③“锡”同“赐”。“蕃庶”:形容众多。坤震皆马象。坤为蕃庶。“昼日”:一个白天。离为昼。先天离数三。
④卦辞译文:这个安乐的侯呵,荣获了君王赏赐的大量马匹,一个白天就接收了三个批次!
⑤此卦辞显然不是一般的占辞,它很可能反映的是一段真实历史——
周代商之前,一直算是殷商王朝的藩属国或封国,有一段时期,不断遭到西北一支少数民族——很可能就是鬼方——的侵袭。周方当然要奋起自卫,但实力不济,无法独自抵挡,就要向宗主殷王求救,而后配合殷大军作战。殷周联军战胜鬼方后,必将俘获大量鬼方人口、马匹等战利品,殷王很可能分赐给了周方不少的马匹。卦辞语气,即极言殷王的恩典。当然,卦爻辞皆象语,不可以史实诂注,但作为政治家的文王(时为周侯),借虚象而系实辞,反映印象深刻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可能性,也是无法完全排除的。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注]“晋”:文王卦辞取为“觐义”,周公爻辞则用为“升进”义,即将身份,地位、名利、德性、处境等提升至一个更好更高的层面上。
“如”:形容词词尾,表示某种关态,相当于“……的样子”。
“摧”:本义是推挤,这里引伸为挫折、挫损。
“罔孚”:不信,无信。
“裕”:充足,宽容,扩大。
辞义是:行动才开始就遭受挫折,被迫停止。这时候要不改初衷,不失德性,静以待时。之所以受挫是因为还不能被别人信任,在这种情势下,要扩展心胸,自我丰足,知不可进而息欲自安。
爻义为晋,故言“晋如”。初六位卑,又视其在初至四所成大艮体,艮为摧,故言“摧如”。大艮主爻居四而无巽象,故言“罔孚”。初六又在初至五所成大坎体,坎为心为缩隐,反其义而言“裕”,慰之,励之。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