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之下,不管是爵士、摇滚或电子音乐,在演出的现场都得经过音控人员调整麦克风或是乐器的音量大小,甚至加上回音、等化等音效控制,才会产生我们听到的声音。一个摇滚乐团的巡回演出,可能在每个场地都会有很不一样的声音效果,而这些不一样的声音效果,也不可能跟唱片中的声音相同。绝大多数的非古典类音乐,甚至都不是所有音乐家一起在录音室中同时录下的,而是分好几次录音、混音的成果。这样的「合成物」,与现场音乐的体验完全是两回事。
混音得符合现场的聆听印象
对录音稍有研究的读者可能会有疑问:「嘿,这位作者你也太孤陋寡闻了。绝大多数的古典音乐也是多麦克风各自收录、经过多轨混音后产生的结果啊!这跟其他音乐不是一样的吗?」不一样!因为我们在音乐厅聆听古典音乐时,我们对于乐团声音各个频段的分布的体会是大致一样的(因为音乐厅中的演出没有经过麦克风的扭曲,只有经过空间的增强)。因此古典音乐混音工程师也许没有在录音现场聆听,但是他仍然可以依照古典音乐聆听的感受,在混音时尽量重现类似在现场的各个频段平衡。相较之下,其他音乐的混音都是「一个现场各自表述」,不同混音工程师可能会混出截然不同的声音效果。
再来,古典音乐录音虽然可能经过许多混音与剪辑,但是都是整个乐团在同个场地中同一时间录下的,因此虽然说麦克风可能分布在十来个不同位置,但它们都拾取到来自于同一个空间的残响。相较之下,爵士乐录音也都是同一时间的演出,但为了干净的收音,通常鼓手或贝斯手会在单独隔出的小空间中录音,这些麦克风就接收不到完整的空间讯息了。
暂时忘记音效,真心拥抱音乐,我们就更能体会什么是优质的音响再生。下次,我们再来谈谈调整音响时该听些什么。
来自muzik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