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价法,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平常买衣服时的砍价,又叫讨价还价。
举个例子,你看中一件衣服,去跟老板还价。
你:“老板,这衣服咋卖?”
老板:“一口价,1000块!”
你:“这么贵啊,便宜点,500块!”
老板:“500?成本都不够的,900,最低了!”
你:“别啊,这也就600的货,别墨迹了!”
老板:“没可能,850,行就拿走,不行就没办法了!”
你:“我身上就只有620块钱,差太多了,我还是去逛别家吧!”
老板:“算了算了,回来吧,620卖你了,就当赚个回头客,真是一分钱都赚不到你的!”
这是再正常的砍价了,但如果我们理解了其中的本质,就会发现它其实可以用来谈薪资。

在《分类思考法》一书中指出,砍价的本质,其实是锚定的思维模型。
就拿老板来说,他一开始报价1000,就成了你心里的锚定,你估摸着这衣服应该不便宜,所以你肯定不会直接还到50对吧,要不肯定会被揍死,所以你撑死还到500,这样大家才有得谈。
再拿你来说,你一开始还到500,就成了老板心里的锚定,他觉得这个价格尚能接受,于是才愿意继续与你扯淡,要不然的话,早就轰你出去了。

那么,同样的,在与面试官谈薪资时,我们也可以用这种锚定的思维模型,比如这样来说:
“我大学里一直都是前3名,另外两个跟我差不多的同学,工资一个是9000,一个是8500,我觉得我是不输他们的!”
又或者——
“我在上一家公司,工资是8000块,老板也要给我涨薪到10000,不过我觉得贵公司的发展空间更大,所以……”
就这样,你虽然没有直接说出自己期望的薪资,但你却给了一个区间性的“锚定”,面试官自然就知道了你的值在哪个范围,他就算还价也不会离开这个范围,否则的话,要么是不懂事,要么是真的就没得谈了。

职场中,不管是面试还是工作,我们都需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简单,有的麻烦。而高手都懂得运用思维模型来处理问题,这样思考问题更加透彻、更加快捷。
这里,给想提升的朋友介绍一本之前提到的书《分类思考法》,里面不仅有各种思维模型,更有建立思维模型的方法,可以帮助你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书不贵,一杯奶茶的价格,喜欢的朋友,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