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架构方面,网易云的设计思路十分清晰且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采取了很常见的标签式底部导航模式,很符合我们用户在单手操作时候的便捷使用。五个底部标签分别是发现、播客、我的、K歌、云村。对应APP最重要的五个功能,可以通过点击标签迅速地切换。
其中二级标签也放在了用户习惯的推荐广告下,更加迎合了现在智能手机用户的使用习惯。
交互设计方面,网易云做得也很好,在切换到语音的时候,网易云音乐会自动停止音乐,然后等到语音结束后自己继续播放,让用户没有说每次听完语音都要重新打开网易云音乐进行播放的苦恼了。网易云还有定时关闭的功能,可以设定多少时间后会自动关闭,有些用户喜欢睡觉前听歌,但是常常容易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这个功能就能让用户再也不用担心没关掉音乐就睡着了,而且网易云还有夜间模式,会让整个APP从红白变成黑红,整个界面在晚上不会太亮而刺眼。
4. 范围层
4.1基本功能
听歌、找歌、下载等是APP主要的基本功能
中间为播放界面,可以添加到自己喜欢的歌单,下载音乐、查看评论。点击右上角可以分享歌曲、歌曲的歌词到微博、等平台。其中网易云音乐提供选择歌词自动生成图片的功能,为喜欢分享图片的用户提供了便利。同时可以搜索歌曲所在的专辑、歌手,选择相似的推荐、选择音质等。网易云音乐还提供驾驶模式,便于开车时听音乐。
上图显示以列表的方式展示本地音乐、我喜欢的音乐等。用户很方便地为自己的歌曲分类划分歌单,管理自己的音乐。
这些功能是大部分音乐播放器共有的基础功能。网易云特别增加了评论功能,听歌看评论也成了网易云音乐的标志,也成为用户交流的一种方式。
4.2个性推荐
针对需求:对音乐品质和服务有着极致的追求,音乐是生活的一部分。网易云音乐的推荐算法不同于其他音乐应用,类似于Amazon发明的Collaborative filtering(商品推荐算法)。基本就是协同过滤算法和基于内容的推荐之间的配比。此外,云音乐通过搜索音乐下的评论,将一些带有“回忆”“以前”这些词汇的歌曲抽取出来,然后选择一部分老歌插入歌曲推荐中,从而带给用户惊喜感。用户收藏的歌曲或者标记喜欢的歌曲越多,推荐的也会越准确,最终使用户从“从到处找歌听”变成“找时间听听不完的歌”。
据统计,时常使用个性化推荐的用户是75%,而表示满意的用户则有50%。让用户玩起来,就是网易云音乐一直试图为用户创造的一个音乐世界,社群世界里,“个性化”是最重要的。
这是网易云音乐的首页,个性推荐的功能主要分为每日歌曲推荐、私人FM、歌单、排行榜等等。靠下列表式排列显示推荐歌单、私人定制、音乐日历、专属场景歌单等等几个部分。用户可以浏览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