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猫投诉上,搜索平安 保险可以得到18260条结果,退保、理赔是主要诉求。这说明随着寿险改革的推进,中国平安正在面临服务质量下滑的囧境。
投资踩坑
中国平安的“盘子”大众所周知,现在马明哲需要处理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保险业务。
就在最近,中国平安一起地产收购案又引起市场热议——斥资330亿元从凯德集团接手6个来福士项目,而出资的正是平安人寿,后者刚刚以370.5亿元—507.5亿元对价揽下了方正集团破产重整的“烂摊子”,将以此受让新方正集团51.1%-70%股权,并主导重整。
尽管作为曾经最优质的校办企业之一,方正集团旗下不乏包括北大资源、方正科技、中国高科、方正控股、方正证券、北大医药等优质资产,但如今环境生变,中国平安能否通过获得最为稀缺且前沿的实体医院资源,实现“保险 医疗”的未来布局,又能否妥善解决方正证券和平安证券的同业竞争问题,才是资本市场最想要的答案。
而对于来福士的投资,目前尚难定论,但中国平安对昔日“环京楼王”华夏幸福的540亿元风险敞口还待解,仅在今年一季度就有百亿净利润影响。而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开发经验的中国平安早已“悄悄”成为国内13家头部地产公司的主要股东。
尽管过去的资产配置收益已经证明了它在地产上的投资“天赋”,但在“房住不炒”进入空前严苛的时期,在各家险资从房企撤退的时候,商业地产的回报率已经很难预测,这家“中国最大隐形地产商”要如何收尾呢?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民营的全牌照金融业务企业,不管是陆金所、金融壹账通,还是平安好医生、汽车之家、平安医保科技,中国平安对科技与互联网的布局一直备受争议。投资者需要担心的是,中国平安要实现“金融科技帝国”的梦想,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是否也会受到更加严厉的监管?

高管动荡之困
已经66岁的马明哲,还被投资者担忧着接班人问题。而在此前,一批在平安集团担任要职并被认为有可能接班的高管却纷纷选择离职。
2020年3月,平安集团宣布任汇川因个人身体原因辞去平安集团执行董事、副董事长职务。任汇川于1992年加入平安,在平安产险、平安信托和集团等多个岗位上担任管理职务,先后出任集团副总经理、总经理、副董事长。
任汇川主导并经历过中国平安港股、A股的上市,参与平安银行的收购兼并工作等重要事项,被外界视为平安集团的“太子”、马明哲的接班人。
而在2019年11月22日,平安集团另一重要干将李源祥辞去公司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常务副总经理及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职务。李源祥离开平安出任友邦保险首席执行官,获得的年度总薪酬高达702.53万美元,约合4551万元人民币。其2018年在中国平安的税前年薪,为1457.88万元。
去年11月,一直被外界视为平安寿险业务最佳“接班人”之一的平安人寿副董事长毛伟标离职,之后加盟京东集团负责寿险相关业务,继李源祥之后平安再失一位“大将”。
对于高管离职,马明哲曾表示,“平安对市场上输出了很多(人才),如果市场可以给出很好的价格,我觉得我们应该让他们去。后面还会有人上来,平安的人才梯队是很强的。我们有句话叫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平安的构建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有很好的梯队,而不是依靠任何一个个人。像我个人对平安的作用是越来越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