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妈妈问:“那如何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让孩子的心回到家里呢?”
我说:“建议你们每周末召开一次家庭会议,让孩子参与进来,因为你们是三代同堂。明确告诉孩子,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重新建立家庭秩序,平等地让每一位家庭成员享受家庭的关爱,当然为家庭付出责任也会在会上做好分工。只有参与家庭会议,你才有资格有权利获得家庭生活保障。否则,你不参与相当于弃权,对不起,你目前所有优越的生活保障都会被降到最低点。”
考虑到爸爸是政府职员,问他是否能理解这个建议的深层涵义,他说基本上没有问题,从道理上来讲也确实是这么回事。
孩子妈妈也接受了这一建议。
04
针对家庭会议召开的具体流程,和这对夫妻很快草拟出来,他们也清楚第一次家庭会议主要内容,以及的重点。
接下来进入第二个环节:关于心态的改变!
针对孩子爸爸暴躁的脾气,我对他讲:“你对孩子发火,无异于火上浇油,会让孩子对你更加不满,他会用报复性心理抵触上学,甚至用消极的生活态度来发泄不满。因此,从现在开始,你必须要调整心态,用接纳的姿态面对孩子,因为你这位父亲长期以来根本就没有履行父亲教育的职责,又怎能在儿子面前树立起威信呢?”
我对孩子妈妈讲:“请放下你所有对孩子的学业期望吧,最起码你应该庆幸儿子每天还能出现你的视野里,对于那些选择不归路的青春期孩子来说,他们的父母还有重新来过的机会吗?所以,从现在开始你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关爱自己身上,要想着我该如何做一个气质优雅的母亲,让儿子感受到你的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阳光性格。试想,哪一个孩子不愿意生活在母亲的阳光怀抱里呢?”
道理不需要多说,夫妻俩基本上也能理解,但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去做,我说那就继续进入第三个环节。
05
第三个环节:让孩子看到父母脸上的笑容。
从孩子进入初一开始,由于鼻炎经常发作,孩子受病痛的折磨很快就影响到了学业。然而对于父母来说,却过多把注意力放在孩子学习上,忽略关心孩子的内心感受。
当孩子发现爸爸妈妈爱自己的学习成绩远胜于爱自己时,对他们的不满情绪会不断增强。消极、懒散、不愿接受管教便成了常事。
而对于家长来说,完全被孩子的负面行为牵扯着精力,不断试图改变孩子,但彼此又不断发生着激烈的矛盾冲突,直到孩子拒绝与父母沟通,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生活空间里。
我给这对夫妻建议:“从现在开始,暂时先不要试图去改变孩子我不良生活和学习习惯,而是每天保持平常心,你们尽可能少去说教孩子,而是经常在孩子面前保持微笑。”
孩子爸爸说:“我怎么可能笑得出来,这也太难了吧?”
我说:“难是因为你不想改变自己,你不想重塑形象,说白了这是你思想懒惰的表现,你如果想让孩子有改变的可能,就必须要突破畏难情绪,去落实我的建议。”
孩子妈妈说:“我有信心去做改变,其实这本身真的不难做到,因为我有深刻的体会,我在教学工作中,我发现经常面对学生微笑时,反而容易让他们更愿意遵守纪律,更愿意专心学习,现在想来我们太忽略孩子的感受了。”
学会对孩子微笑,必须要发自内心,而这恰好可以让孩子最直观地感受到父母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