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赵国有一位文采出众的公子,他因兄弟的忌惮而被设计送入秦国为质。在秦国,他时刻牢记自己赵国公子的身份,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下,都尽力做到不失威严,想着总有一天能够昂首挺胸地回到赵国,无愧列祖列宗。他从小饱读诗书,对律法更是颇有研究,为了“师夷长技”,他凭借自己的学问申请成为秦国的刀笔吏,每日辛勤工作。但随时时间一天天过去,忍受着敌国侮辱的他却发现赵国没人想他,心灰意冷之际,他偶遇了受过刑罚的赵母,这个女子不嫌弃他的质子身份,在隐官和他结婚生子,其中一子出生时声音高亢,他给其取名为赵高。
赵公子痛恨秦国,更痛恨赵国,他时刻教育儿子赵高:
秦国看重以律法治国,学好律法步入朝堂,先灭赵,再灭秦,为我们一家报仇!
父亲的话犹如一颗魔豆般野蛮生长,很快就填满了赵高幼小的心,他发奋学习,韬光养晦,以第一名的身份考入秦宫为吏,不惜忍住负重侍奉不同戴天的仇人。
终于在仇人的第五次东巡时,他觉得时机到了......
所以我们最后提出两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秦始皇在沙丘真的是偶然病亡的吗?
胡亥在第五次东巡时,是偶然决定随行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