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航空,作为中国四大航空公司之一的它,市值超千亿,曾三次被评入中国500强企业排行榜,集众光环于一身,实力不容小觑。
然而,同样是这家企业,却高居2021年企业亏损榜榜首,于一年内亏损金额超过640亿,平均下来每日亏损1.7亿,更值得一提的是,其负债总额竟已高达7000亿左右。
数据公开之后,社会公众在震惊之余,更想知道这样一家中国500强,究竟何以至此?
01:无序扩张的创业道路
其实受去年疫情影响,全球的航空业都受到了巨大冲击,企业财报数据一片惨淡,几乎都陷入了亏损的泥潭之中。
然而,海南航空的情况,却不能全用疫情影响来解释,毕竟亏损榜排名第二的中国国际航空,亏损金额也仅有其的五分之一。
同时有心人还发现,海南航空的巨额负债,可以追溯到2014年,而在此之后,则以年均千亿的幅度快速增长着。
因此,要深究其负债背后的原因,还得从更早的时间说起,同样地,也绕不开海南航空的创始人——陈锋。
1984年,刚在汉莎航空运输管理学院毕业的陈锋,从联邦德国返回国内,并进入国家民航局工作。
那个年纪的他,充满朝气,想要干下一番事业,同时,他也非常幸运,因为在回国不久之后,国内便开始大力支持地方兴办航空企业。
也因此,陈锋在1989年,毅然放弃了副处长的职位,选择拿着海南政府拨给他的1000万资金,下海创业。
很快,兴奋的他就碰到一个挑战——没钱。因为即便在那个时代,一架民航飞机的价格也在上亿元,所以初始的1000万资金根本就不够。
为解决这个问题,他想了很多办法,最后还是决定以融资模式向社会发行股份,以此筹集到2.5亿资金,搬走了拦在路上的第一颗巨石。
然而,不知此时的陈锋是否意识到,自己已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此后,陈锋再次利用资本杠杆,以募集而来的2.5亿资金作为信用担保,从银行那边贷来6亿,买下了两架波音737飞机,之后,他又将飞机抵押,用来获取更多的贷款……
在这种循环操作下,陈锋最终将海南航空创立了起来,与此同时,由于过高的负债率,国内的银行已不敢再贷款给他了。
时间到了1994年,海航此时已拥有了不错的盈利的能力,但在资本上尝到甜头的陈锋,还是觉得企业扩张速度过慢。
也正因此,当年他便又在境外发行了7000万外资股,同时还在次年飞往美国,以海航25%的股份为代价,换取金融大鳄索罗斯的2500万美金投资。
回顾过去,陈锋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不仅将海南航空创立起来,还实现了总资产增长3.6万倍的奇幻战绩,一举在国内航空业成为巨头。然而,如此成就的背后,却是企业扩张的疯狂与无序。
02:无法刹车的扩张之路
在陈锋的带领下,海航发展得不错,称得上蒸蒸日上,然而在新世纪初,民航业却迎来了一场大风暴。
当时,民航总局决心推动民航企业大重组,在这样的政策下,三大国有航空公司不断兼并地方企业,也因此,海航面临被兼并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