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较拟人化的说法,这可能是植物和动物之间的一种"互惠"关系:植物把甜美的果实奉献给动物们,让动物们在获得果实营养的同时,能把它们的种子带到更远的地方,排出种子的时候还带着肥料,有利于自己的后代发芽繁衍……但植物们也留了一个心眼,它们不希望自己细小的种子被动物的消化道弄伤,为了保护后代,它们会想办法减少动物消化液中的消化酶活性,并刺激动物的肠道尽快把种子排出来。大自然的安排,是多么的巧妙啊。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因为日常膳食纤维不足而常有便秘问题的朋友,很适合吃带有种子的水果。假如吃香蕉(熟透的香蕉)效果不佳,也可以试试其他带籽水果。可是,那些本来肠胃较弱的朋友,吃东西容易发生腹泻,甚至喝凉水都觉得想上卫生间,就不适合多吃这些水果了,特别是带细小种子的水果,一次吃得过多很容易造成腹泻。即便是消化功能正常的人,因为一次吃一大盆葡萄或 3 个甜瓜而出现腹泻的,也不在少数。这种情况,除了一部分是因为致病菌所引起的,大部分情况被称为"食物不耐受"。
为什么多吃水果会引起消化不良,原因众说纷纭。其中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有些人存在果糖吸收障碍,水果中大量的果糖对肠道产生刺激从而引起腹泻;也有人说是过多的水果稀释了胃液引起上消化道中的细菌繁殖;水果中往往有强力的蛋白质,如果胃酸不足不能杀灭它们,可能引起消化道的损伤;水果中单宁、多酚等抗营养物质会降低消化酶活性的作用引起消化不良;因为细小种子刺激肠道蠕动的物理作用可能促进腹泻,等等。
对于消化能力原来就比较弱的人来说,吃了大量水果之后,担心消化吸收功能下降,那么少吃油腻和高蛋白质食品是明智的。反过来,对于这些人来说,如果已经吃了很多油腻食物或高蛋白食物,胃肠道负担较重,那么就不适合再吃很多水果了。这就是传统所说的"螃蟹和柿子不能一起吃""螃蟹和梨不能一起吃""羊肉和西瓜不能一起吃"之类禁忌的道理所在了。
我之所以反对这些禁忌,是因为它们过于强调"相克",让人们忘记了真正的道理所在。其实,如果本来胃肠功能就很差,不仅是柿子,换成葡萄、甜瓜、草莓等也会有类似的效果。如果胃肠功能正常,身体素质强壮,那么也就无须介意这些问题。
此外,水果中的蛋白酶和草酸、单宁等物质会伤害口腔和消化道黏膜,很多水果还可能导致过敏。比如说,很多人说自己吃了猕猴桃之后舌头刺痛,甚至黏膜破损、出血,吃柿子之后口腔涩麻,这是被蛋白酶和单宁伤害的结果。有人吃猕猴桃后口腔发麻、咽喉发痒,还有很多人吃了芒果、菠萝、木瓜、甜瓜等水果后也有类似问题;也有人吃了之后口腔起疱,身上起疹子;这些是食物过敏的表现。
既然对食物有过敏,就不应当勉强去吃。过敏所引起的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水肿会影响正常的呼吸和消化功能,严重时可能导致生命危险。也有国外研究表明,孕期吃过多的柑橘类水果,与婴儿出生后的过敏症风险上升有关。请注意,这里说的是"过多"带来的风险,而不是柑橘类水果孕妇完全不能吃。按照膳食指南所推荐的每天 250g 水果,是不至于引起麻烦的。
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积极治疗胃肠疾病,通过调整饮食运动习惯来改善代谢机能,吃各种食物时注意适量,对于吃了会引起不舒服的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懂得并做到这些养生措施,要比记住几个"禁忌"有意义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