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经济特色之六:金融服务业是重要突破口:澳门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和保险公司。澳门最早的银行是1902年开业的葡资大西洋银行。中国澳门是一个自由港,没有任何外汇管制,资金可自由出入,政府对外币存款不征利息税,对经营外币存款也无准备金要求,因此外资银行纷纷来此开业,并成为澳门银行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
至1990年底,澳门21家商业银行中,外资银行占15家。澳门共有23家银行和19家保险公司,还有2家财务公司,1家邮政储蓄机构和7家货币兑换店。银行从业人员3700多人。澳门未来的金融业的目标是:中央和澳门特区政府在积极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中,金融业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
截至2018年年末,澳门金融业总资产规模已经接近2万亿澳门元(银行业占九成),金融业增加值占澳门GDP比重的6.5%。澳门金融管理局主席陈守信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澳门金融业的定位是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金融业的优势在于澳门是资本完全开放的国际化市场,
在澳门人民币离岸市场方面,澳门已构建一套人民币即时支付结算系统,为内地与葡语系国家间的商贸往来提供服务。由于得益于人民币清算基础设施的建立,澳门2019年人民币清算金额超过7500亿。由于离岸人民币业务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池,大约有几百亿人民币的资金聚集在澳门,因此,考虑到开展业务需要保障资金流动性, 特区政府跟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一旦当澳门的金融机构需要流动性资金支持时,特区政府就可启动互换协议,随时置换300亿元人民币到澳门离岸市场,确保离岸市场的人民币供应。
澳门经济特色之七:澳门的建筑地产业前景看好:建筑地产业曾经是澳门经济的重要经济支撑,也是澳门商品交易最活跃的市场之一。在澳门四大支柱产业中,房地产建筑业排列第三,仅次于工业制造业和旅游博彩业,早在1997年就占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的10%左右。
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澳门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工地和建筑市场,尤其在超高层建筑、桥梁工程、高速铁路等领域,且设计和建造水平达到了全球先进水平或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根据中金公司的研报《中国建筑国际(03311)》中显示,澳门未来的建筑市场前景向好。由于建筑与地产业是澳门地区第二大经济支柱。未来5-10年,叠加港珠澳大桥通车利好澳门建筑市场,同时澳门未来大概率推出一系列政府工程以及赌牌工程项目,因此,澳门建筑市场推出工程额预测有望达到1600亿港元,其中政府工程、赌牌工程和其他工程合约额将分别达到700亿港元、500亿港元和400亿港元。
建筑市场前景向好还有一个因素,由于澳门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珍贵及昂贵。澳门的绝大部分居民居住在澳门半岛上,澳门的人口密度一度高居全球第一位。人多地少,因此,土地成为澳门十分紧缺而又宝贵的资源,总之物以稀为贵,从这个角度讲,建筑地产业市场也不会差,甚至于行业能够保持良好的利润率。
此外,澳门土地按用途分为:农业、货仓、商业、住宅、工业和其它6大类;按性质分为:政府用地和私人用地两大类,其中,政府用地包括政府租借地、政府租售地、政府公共土地、临时性使用式占用地等,私人用地包括业权已明确的土地和业权未明确的沙纸契土地两种。